8月,气温高居不下。放眼远大地,处处洋溢着干事的活力与创业激情。

广东宇时代电子有限公司办公室内,鼠标与键盘的敲击声不停,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团队,正仔细修改新研发的产品。

广东灿阳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断传来,国家一级电力高级工程师林可兴正指导工人们操作智能化机器。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精准服务好消费者……”在广东保灵医药有限公司,一场人才技能培训会正在召开。

……

“人”是主心骨,“才”聚事业兴。

年来,远县聚焦高质量发展“头等大事”,坚持放大人才“基本盘”,激发人才“新动能”,做好引才、育才、留才等各项工作,为远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乘风破浪的远,需要更多人才勇立潮头。日,梅州市出台“人才振兴16条”和“青梅计划”,更是为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打开远人才工作新格局。

求才

培养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远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个重点”,全面实施“七大行动”,即以“精致小城·大美远”为目标,以党建引领、工业兴县、城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园区提质增效、美丽城镇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改善、远建设、党建品质提升“七大行动”。

目标背后,人才便是最大的生力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只有抢占了人才高地,未来发展才更可期。”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燕说,从事人才相关工作多年的她对人才的重要深有感触。

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走进广东灿阳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们在激光切割区、数控冲床区等区域有序忙碌,工程师林可兴正在巡视生产线,时不时盯着生产中的产品,查看产品质量。

林可兴是梅州人,已在深圳工作了15年。一年前,远县引进广东灿阳智能电力设备项目,他跟项目回到梅州,目前担任公司的技术指导。“别看林工外表大大咧咧,仅有大专学历,但干起技术活来,多细的技术问题都能被他抠出来。有他在,公司的产品质量便得到了保障。”该公司执行董事李岸说。

能力是评定人才的重要标准。远深刻意识到,只要某人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放在最适合的岗位、最能产生贡献的位置上,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那就是人才。

远缺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在人才引进上,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端人才,还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实用人才,只要适合远,就是人才。”张燕说。

些年来,为抢夺人才,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优待条件不断增多,优惠力度不断加码。对于山区县城远而言,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突围,是一道难题。

“用好市级人才相关政策,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对人才引进条件进行再优化、再加码,让人才能来远、愿来远。”这是远的答案。

日前,梅州市实施“青梅计划”,对鼓励本地院校毕业生留梅、吸引市外毕业生回梅、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养、扶持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青梅计划”的实施,将有助打开远人才引进工作的新局面。为了让该计划更好地落地,远连日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人才振兴16条’和‘青梅计划’刚一发布,远县委人才办就打电话来,了解我们今年人才引进的情况、引才留才方面的困难,还为我们讲解今年市级重磅出台的‘人才16条’和‘青梅计划’10项工作举措,这让我非常感动。”广东金雁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波说。

“青梅计划”发布后,远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单位迅速行动,精心策划系列宣传贯彻活动,提高政策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群体中的知晓率及覆盖面。

“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把更多的精力、财政资源和政策资源集中到远能够引进,且可以让人发挥作用的地方。”张燕说。

引才

围绕产业发展靶向引才合作育才

广藿香丰收的日子将至。行走远县热柘镇韩坑村的田间地头,一块块白色的塑料膜覆盖在绿油油的广藿香上,膜上还凝着露珠。看着长势喜人的广藿香,张小明笑了,“终于要收割了,预计能给当地老乡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2021年,梅州出台《梅州市加快引进博士人才八项措施》,远县积极响应,成功引进两位博士,超额完成引博任务。

36岁的张小明就是其中一位。“之前,我在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工作超过十年,研究过植物种植,管理过植物生长,算是半个专家吧。”张小明笑着说。

去年11月,在远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广东广天梵谷农业公司为热柘镇韩坑村带来广藿香产业项目,计划流转2000亩土地,盘活撂荒地的同时,预计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

然而,因是首次种植广藿香,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更好保障产量、质量,村民们心里都没底,张小明的出现,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发挥专业优势,对韩坑村待种地、种苗基地进行考察、试验,并形成4份图文工作报告,对广藿香的育苗计划、种植管理、可能的病虫害都作出详细建议。“有张博士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们种起来就更有信心了。”韩坑村村民们笑着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引才聚才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要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打破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因此,引才聚才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这样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针对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够完善、乡村产业不够丰富等问题,远瞄准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开展靶向引才,并组织其申报省“扬帆计划”,一方面为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为项目落地孵化提供成长空间。

年来,远县共4个项目入选省“扬帆计划”,获得资金320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共完善省级汽车制动鼓轮毂和铁合金铸造两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县旅游人才驿站、6个旅游人才工作室、4个旅游类人才实训基地,引进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52名,培训各类人才3145名。

此外,远县还聚焦“工业兴县”,围绕铜箔、钙基、稀土等产业发展实施项目引才,定期编制发布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两年共引进2名博士、9名全日制硕士、2名全日制本科医疗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产业不够丰富,就引进技术型人才,为产业振兴提供支撑;工业基础薄弱,就引进科研型人才,为工业项目孵化提供支撑。同时对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行业人才实施合作育才,采取上挂、跟班学、脱产进修、帮扶共建等形式,切实培育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留才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加强人才激励保障

对于远而言,人才引进来了,怎么才能留得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题中之义。对此,来自江西的何成松深有体会。

何成松今年35岁,2020年选择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从山东青岛来到远县公路局入职。如今,研究生学历的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负责桥梁建设、养护等工作,参与到全县重点项目国道206线绕城段改造工程建设当中。

“在选择来远前,我也接触过一些地方,但最终让我决定留在远的是远用心用情为人才服务的态度。”何成松说。

何成松告诉记者,他当初到远,曾历经了一番思想争斗:“我的妻子在江西寻乌县工作,儿女也在寻乌。特别是女儿刚准备上幼儿园,没有本地户口,上学是个大问题。”

远为他提供“定心丸”,入职一年内就相继协助他解决了配偶工作调动、孩子就读问题。最令何成松感动的是,去年8月刚携家带口迁居远,9月女儿就成功在公办县二幼儿园就读。

何成松笑着告诉记者:“我预想的未来,就是五年内在远买房、安家。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是给足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让我们一家三口能够安心生活。”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远县不断加强人才激励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大气候”,为人才成长“播撒阳光”,着力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营造拴心留人生态,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一方面,远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预算,设立县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政策的兑现,同时也努力为人才提供多样化、个化服务,让人才身在远、融入远。

另一方面,远县积极搭建人才展示台,鼓励和支持企业申办博士后工作站、省级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助力远县创新发展。

据统计,目前远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和博士工作站3家,共有10多名博士进站,转化科研成果20多项。

以最好的服务集聚人才,以最大的诚意留住人才,远有信心、有决心。当前,远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想方设法打破该县人才建设发展困境,积极为各类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台,着力激发人才作用得到良好发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青梅计划’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四进’工作,多渠道、多形式传递政策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梅()、留梅()就业创业。”张燕说。(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朱双林袁志鹏吴辉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