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热起来以后,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武篆旅游,我每天卖油团的收入有300元左右,真正吃上旅游这碗饭。”近日,在东兰县武篆镇魁星楼附近,专卖当地特色小吃油团的黄金贵一边数着当天的收入,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革命年代,东兰魁星楼曾经是红七军前委旧址,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昔日,革命先辈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在这里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今日,这座充满厚重历史的遗址又继续为黄金贵这样的当地百姓带来新的福泽。

魁星楼红色旅游景点是近年来东兰县充分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形成强大“红色动力”、驱动城乡融合联动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作为革命老区,东兰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个2020年才脱贫摘帽的县份,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尤其是农业农村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历史任务中,东兰如何作为?东兰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为乡村振兴铸“魂”,让“红色动力”在新时代征程中继续焕发强大生命力,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该县成为2021年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A党组织联建共建夯实“红色堡垒”

“以前我们的街道脏、乱、差、窄,如今新建起的巴畴新城蓝衣壮特色村寨,街道整洁,道路宽敞,设施完善。白天有人来赶集,晚上有人来跳舞、吃夜宵,经常有人慕名前来观光,现在我们村和外面的城市一样热闹了。”家住巴畴新城的韦选格见证了自家村庄的蝶变。

变化的原因之一,来自东兰县委统战部与巴畴乡党委的党建结对共建。通过探索“党建引领,四个共同”的结对工作模式,共同谋划、共同宣传、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得到了加强,给乡村带来了变化,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座堡垒。2018年,给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时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如何夯实基层组织这座“红色堡垒”?近年来,东兰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积极探索各级党组织共建共享,增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针对村屯党支部薄弱、带动能力不强的现状,该县推动党组织向村屯“全引领”:着力消除党组织覆盖盲区,通过联建共建,实现发展规划共谋、美好家园共建、基层治理共治、创建成果共享。

如何持续提升基层队伍党性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该县实施红色教育向党员“全开展”:依托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红色培根铸魂育先锋行动。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该县促进党员能人向下“全领办”:通过在各行政村设立村级“协商议事室”、组建屯级“乡村振兴党群乡贤理事会”等,引导基层党员能人主动领办、代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效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今年1—7月,共领办事项5000余件,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人。

B“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核心。

“农村产业自我生存发展能力普遍不强,需要党委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工业反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东兰打造党旗领航产业发展引领区,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探索自主经营发展型、龙头带动发展型、联村共建抱团型等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对乡村产业振兴很有启迪意义。”河池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唐毓莹说。

近年来,东兰以“党建领路、能人领跑、群众参与”的思路,积极探索产业振兴联农带农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行“龙头企业+村党总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工业企业+合作社+原材料种植基地”等新型发展模式,集聚产业振兴强大动能,促进企业增效和群众增收。

坐落在东兰县三石镇巴王村的东兰贵隆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物流为纽带,致力于食用菌培育生产、科研、加工、销售以及品牌建设,采取“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4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0多万元,带动全县4200户农户种植食用菌增收。

东兰河丰药业以工哺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价格保底”带动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截至目前,东兰中草药种植面积达5.7万亩,可直接带动2800多个农户实现增收。

“我们实行每个乡镇至少打造一个‘村社企合一’模式试点,采取‘自主经营发展型、资产合作经营型、龙头带动发展型、集体资源盘活型、联村共建抱团型’等模式,发展优质水稻、食用菌、红薯粉、中草药等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东兰墨米产业、乌鸡产业、油茶产业、淡水养殖产业、板栗产业等5个自治区级星级示范区。”东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峻曼说,2021年,东兰150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突破50万元大关,1个村突破100万元大关。

C用活红色资源实现红旅融合发展

日前,东兰弄沙红军山红军纪念园开园仪式在该县三石镇泗爷村举行,东兰红色景点“大家庭”再添新成员。

红色是东兰最靓丽的名片,东兰境内有韦拔群纪念馆、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等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45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8处。近年来,东兰县积极探索运用“红色历史+民俗风情”“红色精神+思想教育”“红色底蕴+美丽乡村”等模式,打造东兰烈士陵园、拔群纪念馆、韦国清广场、武篆镇东里村等8个红旅融合、红绿相映的示范区,建成红色旅游4A级景区2个、红色景点12个。

随着东兰红色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列宁岩、魁星楼等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致富的途径。他们有的在景区做保洁、有的当起服务员、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卖起了自家农产品……景区景点周边村民享受到了红色旅游的“福利”。

“旅游旺季的时候每天接待量最少有1000人,淡季也有300左右的散客,酒店每天营业额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村民十多人就业。”武篆镇宝瑞酒店的负责人黄学庆说。

2022年上半年,东兰县接待红色旅游人次136.05万,实现红色旅游总收入17.06亿元。“随着红色旅游的蔚然兴起,我们探索出以红带N的发展模式,从打造红色文化高地延伸到红色产业链、以红促绿带动绿色生态游稳步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东兰县文广体旅局局长马方康说。(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覃莉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