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晋、豫、冀三省交界,是山西省东南对接京津冀、融入中原城市群的枢纽型门户。长治市紧紧把握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按照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区域发展定位,发挥晋冀豫三省交界区位优势,加快融通开放步伐,打造高质量城镇圈先行区。

围绕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筹资230多亿元,实施城建项目630多项。城市路网全面提档升级:主城区新改建主次干道26条条,形成8纵12横路网格局,新建立交桥10座座,实现立体交通零突破。实施207、208、309国道环线改扩线,在主城区形成604方公里的经济发展。新建城际快速路,主城区与周边3个区可实现半小时通达,与周边县可实现1小时左右通达。

以路为弦,构建内畅外联“大交通”,到2021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7954公里,建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513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瓦日铁路直通日照港,郑太高铁纵贯南北,“太行号”一路北上直达北京,一个半小时通达太原、郑州。正在谋划的长邯聊高铁,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前期建设项目。长治—临汾—延安高铁前期工作正在谋划推进。与此同时,长治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运,随着新航线不断开辟,带来更多的出行便利。

从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出发,长治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考量自身基础和优势,优先考虑本地资源产业链上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深挖各种隐资源,将一个个自然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市场优势,变单体优势为整体优势,推动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今年前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6.8亿元,增幅位居全省第二,位居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第一。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产业转型成大势

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迅速投产,一项项新兴产业加速“生长”,长治市坚持以高质量论英雄,找准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布局重大项目,打通产业链条,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作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长治始终将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今年再次出台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重点培育光伏、现代医药、光电、现代煤化工等10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制造,到中游光伏电池、光伏玻璃生产,再到下游光伏发电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70亿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光伏玻璃市光伏玻璃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的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的14%以上。半导体光电产业形成从“芯片—封装—照明—显示”的产业链条。高科华烨年产值突破50亿元,LED封装及显示屏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中科潞安建成全球首条3000万颗紫外LED芯片生产线。振东朗迪钙、透云莱茵衣藻、奥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初步形成“医、养、健、食、管”大健康全产业链,生物医药品种达300多种,产值40亿元,占全省一半。氢能产业加快贯通制备、储运、加注、应用全产业链。信创产业以龙芯CPU为核为核心,同步落地清华同方、神州数码、量子芯云等10多家配套企业多,加快打造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

开发区是产业转型的主战场。目前,长治市已实现了全市域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数量居全省第一。依托13个省级以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开发区签约开工率99.3%;开工投产率48.68%;投产达效率100%。

绿色发展谋新篇

东城山光西城水,一城风景半城绿。按照省委要求,长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把长治打造成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用现代化理念规划、建设城市,长治市重点实施了71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抢抓获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重大机遇,系统谋划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防洪排涝、海绵化改造、水环境治理4大类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已完工项目23个,在建项目23个,建成漳泽湖湿地公园、神农湖、游阳门路生态停车场等一批特色海绵项目。

按照省委部署,长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组织境内黄河流域水系涉及的沁源、长子、武乡、沁县四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42.5万亩、林草修复19.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9.2万亩。在全省率先下发市级“第1号总林长令”,推进太行山浊漳河生态修复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21.7万亩。推进浊漳南源等3个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完成314.3公顷废弃露天矿山修复治理,恢复耕地55.01公顷,恢复林地、草地227.7公顷。

与此同时,长治市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降耗减排上下功夫,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国务院督查表彰。

城乡融合铺画卷

徜徉上党大地,城与乡宛如一枝并蒂莲,主城区,高楼林立设施齐全,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乡村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大道如砥四通八达,花开两处各自芬芳。长治市全面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补齐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新格局。

作为我省唯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长治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不断探索。全市7个县区通一级公路,100%县区通二级公路,4018条农村公路畅通了全市交通运输“毛细血管”;城际旅游公交、定制旅游巴士陆续开通,“一城四区”实现了公交全覆盖;8个县区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营,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网络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融合发展关系。

统筹规划水气热等公用设施,推动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商贸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进医师多机构执业,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围绕户籍转换、土地权益、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全面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同步制定并实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政策体系,加快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建设认定40所普惠幼儿园,建设改造51所寄宿制学校,同步简化社保转移接续程序,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使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红利。

真抓实干写担当

作为“太行精神”的重要孕育地,“太行精神”始终是长治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赓续红色血脉,在真抓实干上先行,认真落实省委部署,长治始终把传承弘扬太行精神融入转型发展实践,坚持执政为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市委常委会“第一议题”政治学制度,市委理论中心组率先垂范,举办8场专题报告会,市委常委带头学研讨、带头领题调研、带头开展宣讲。全市共举办“百团讲百年”“百师百课百场讲百年”等各类专题宣讲8600余场,受众88万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省、市委决策意图深入人心。

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出台《长治市乡镇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列出5方面、12项具体考核指标,排名靠前的优先提拔使用,排名靠后的予以调整,县区、市直部门实行分级分类考核。选派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开发区一线实践锻炼,招聘1087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力量。

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带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运用市场化的理念、思路、办法推动改革发展,自上而下,人人练就“金刚钻”,个个干好“瓷器活”,在解决问题上出实招,努力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的长治,交通路网畅通有序,东山西水交相辉映,产城融合活力迸发,功能完备舒适宜居,既有经济稳中向好的频传捷报,也有项目如火如荼的“长治速度”,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厚积薄发,更有城市功能品质的内外兼修,奋进路上数不尽的新变化、好风景,让一座现代化的太行山水名城呼之欲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