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北京市民赵波向记者反映,其正在上初二的儿子近期一直在打网络游戏,每天玩数个小时不停手,而防沉迷系统根本防不住。“我原先以为现在游戏对未成年人有了时长限制,现在才知道孩子通过租一个成年人的账号,就可以想玩多久玩多久。”赵波吐露出原因所在。(11月23日,工人日报)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自制能力相对比较弱的未成年人,确实容易迷失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成了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难题。为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关方面一直在不断加码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监管措施,推行网络游戏实名制并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长,被视作防沉迷的“狠招”。
11月22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都有极大幅度减少,每周游戏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包含已不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长至75%以上。
“你有千条计,我有过墙梯。”令人遗憾的是,在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一些成人却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挖防沉迷系统的墙脚,引诱孩子继续深陷网游世界。据悉,有些游戏租号的商家用“无时间限制”“想玩多久玩多久”等广告语吸引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付款之后就可以绕过防沉迷系统,从而实现无限制玩网游,游戏账号租售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租号”破防限游令,对唯利是图的违规网络经营者需加大处罚力度,起到震慑作用。由于目前没有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网络平台不得对未成年人交易游戏账号,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堵上缺口。令人欣喜的是,相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为切实解决账号运营存在的突出问题,去年10月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对违法违规账号“转世”、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治理未成年人租号灰色产业链,网游经营者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夯实监管职责。租号之所以可以避开监管,是因为它实际上是通过外挂程序,自动向游戏平台提供账号和密码来登录游戏,绕开了实名系统,实现账户的权限控制。这就意味着,网游的身份系统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漏洞,还须从技术上进行堵漏。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比如如今被广泛运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用于限制未成年人租号玩网络游戏。业内人士建议未来游戏厂商应该将生物认证和账号认证二者结合,加强登录时的生物识别和对比验证,弥补监管漏洞。
堵不如疏,仅治理未成年人租号灰色产业链是治标不治本。根据用户调研,当前仍具备游戏习惯的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往往会将时间投入到短视频与网络视频。要想让孩子们不再沉迷于虚拟世界,家长和学校还需加强教育引导,筑牢防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境地。
亡羊补牢,需多管齐下。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不能任由租号来“挖墙脚”,还需各方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