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在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龙门大桥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数百名工人忙着绑扎钢筋、焊接钢柱、浇筑混凝土。龙门大桥是国道G228丹东至东兴广西滨海公路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路线全长7.6公里,是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也是广西首座千米级跨海悬索桥。随着龙门大桥主塔施工完成,眼下正进入缆索施工阶段,建设者们奋战在项目一线,加快推进施工进度。

今年以来,钦州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全面打好“十场攻坚战”;坚持“围绕园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抓企业、围绕企业抓服务”,实行市领导服务重大项目“四个一”机制,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项目抓紧开工,共同勾勒出项目投资建设向上的曲线——据统计,上半年钦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1%,增速均位于广西第一位。1—6月,钦州市52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195个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实现开工33个、竣工9个,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4.5%,同比增长58.3%;167个“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08.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2.3%。

A挑大梁,重大项目火热建设中

在位于钦州港片区的广西恒逸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加紧生产,工地上施工车辆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

广西恒逸新材料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聚酰胺切片120万吨,年均销售收入约200亿元。

“作为石化化纤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和芳烃一体化项目的重要延伸,项目将助力钦州港片区形成完整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促进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片区管委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征拆、清表、地基处理(强夯)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主装置部分动力站区域试桩已经完成,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环节。

立秋之际,记者走进广西金桂二期年产180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第二台纸机)及年产75万吨化机浆扩建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这个在5月30日开工建设的项目,已完成前期土地整,正着手进行桩基础施工。“目前25万吨/年化机浆的技改部分已完成,50万吨/年的新建化机浆车间和碱回收车间等也将于10月份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汪波介绍,今年1—6月,公司总产值54.74亿元,同比增长10%。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能形成一个增长极。上半年,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二期、国投钦州电厂三期1号机组等8个在建的总投资超百亿产业项目,合计完成投资超80亿元,推动工业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B破难题,信心干劲正在增长

如何推进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快马加鞭”?钦州市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法宝”:实行一位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重大项目的“四个一”跟踪服务模式,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大项目责任制。推动投资5亿元以上、总投资5000亿元的52个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扩产升级等各环节进行“一对一”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达到预期。

突出龙头集聚带动重大项目。坚持项目兴则产业兴的理念,围绕“十四五”建成广西工业强市的目标,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主线,聚焦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海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向海优势产业,推动重大龙头项目建设,工业项目数量、规模前所未有。

聚焦重大项目需求抓要素保障。针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问题,结合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组建了用地、用海、用林、资金、能耗等要素保障攻坚小组,分别由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业、海洋、生态环境等部门牵头,统筹配置,将有限的资源用在重大项目上。

中伟钦州产业基地项目是钦州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的龙头项目,去年4月开工建设,仅经过8个多月,一期第一条生产线便于同年12月10日顺利建成投产。针对企业面临的天然气使用成本过高等难题,钦州港片区主要领导急企业之所急,今年上半年为企业解决了相关问题。“管道天然气正式开通使用后,一年可为我们节省1亿元的成本。”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培红说。

C点对点,瞄准项目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记者了解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钦州市投资促进局开展重点区域“驻点招商”及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推进钦州港片区及县域产业招商引资。

“显而易见的是招商方式的转变。”钦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劲松解释,就是从筑巢引凤转为规划招商、资本招商、以企招商、资源招商。围绕中石油、华谊、恒逸等开展产业链招商,装备制造产业以中船、远景、锦峰为龙头企业,把有支撑的大项目作为引进重点。

思维也在发生转变。“全面启动常态化驻点招商,在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9个驻点招商工作队,截至6月,全市驻点招商共对接拜访企业1365多家。”杨劲松介绍,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总投资520亿元,其中制造业新签约项目总投资250亿元,新签约“四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数15个。

同时,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也快速搭建起来。该市落实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上半年共协调服务禾田矿业、中节能风电、灵山百纳新材料等34家企业在项目用地、建筑迁移、招工难、能耗指标等问题。“我们倒排工期,全力保障项目落地。”杨劲松说,此外,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制定闭环管理办法,便于开展“走出去”“引进来”。“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全产业链招商,聚焦全市主导产业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加快引进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协同发展,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本报记者康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