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惠州亚维浓生态园微风徐徐,游人如织,采摘台湾蔬果、欣赏缤纷花海、亲“软萌”动物……十年来,以亚维浓为代表的台资农林企业在广东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以来,国家在我省陆续批准设立2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省政府先后批准设立4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2018年以来,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2021年专门出台“农林22条措施”“粤台农林34条措施”,为台胞台企在广东发展农林产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如今,全省累计有台资农林企业超1000家,其中11家在粤台企获评为2021年度国家及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一批农林台企在转型发展的同时,催生更多产业新业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苗圃基地变生态园助村民就业

亚维浓董事长、台商吴欣浓告诉笔者,惠州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客家聚集地所带来的亲切感以及当地政府的招商诚意,是她最初选择来到这里的原因。2002年,吴欣浓与父母一起在惠州投建1300亩苗圃基地。当时,这里是惠州最大的苗木种植基地,风景树、绿化树、果树一应俱全。

2010年,由于苗木市场紧缩,在当地引导农业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推动下,吴欣浓决定开始企业转型。此后,这片基地逐步发展为集农业种植、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台湾水果、台式民宿、台味佳肴成为这里的特色名片。

如今每到丰收时节,亚维浓生态园里常能见到村民背着背篓,售卖刚从地里采摘的蔬果。由于生态园是热门景区,加之游客对于原生态农产品的偏好,这些蔬果不愁销路。“节假日和秋收季节,我们会邀请村民来这里卖货,不收租金。”吴欣浓说,每年他们会告知当地农户今年园内所需的农产品,“订单式”解决销路问题。

家门口有了3A级景区,引来众多游客,不仅让村民掌握营收新渠道,同时也收获就业新机遇。目前亚维浓生态园内加上临时工共100余人,大多是当地村民。

共建农村合作社扩大凤梨种植

随着这些年粤台交流逐渐深入,农业合作形式不断丰富。走进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仙鹤社区,可以看到一座座由半透明薄膜覆盖的温室兰棚散布谷间,棚下是各色盛开着的兰花,构成一道绵延十数公里的花卉长廊。其中,一部分是由包括臻香兰业在内的20余家台资企业所种植。

“最初是看中这里适宜兰花生长的气候,再加上县里的邀请,决定来试一试。”谈及投资初衷,韶关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翁源县臻香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斌说。来到翁源后,让他眼前一亮的不仅是保姆式动态跟踪“惠台暖企”服务机制,更是这里所搭建营造的销售台和交流氛围。

自2016年起,翁源每年都会组织台企参展“中国兰花之乡”兰博会,拓宽销售渠道。在县里,常常可以看到台商与当地花农、农林企业家交流种植经验,互授选种技艺。截至目前,翁源共引入兰花品种超千种,推广优良品种超200个;打造县域品牌,成为“中国兰花第一县”,江尾兰花特色小镇也应运而生。如今,翁源以兰花特色产业为主导,加快创建“兰乡古韵”廊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更多出台扶持的优惠政策让台商看到了广东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2021年出台的“粤台农林34条措施”提出,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可参与我省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解到政策利好后,台商李智泽第一时间与9名廉江市青镇周边村民一起,申请成立湛江市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是2018年来到湛江的。”李智泽回忆,当时接到佛山市禅城区卫健局驻那毛角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邀请,到廉江帮助规划建设扶贫产业。经过调研,他发现廉江的地形及气候十分适合种植凤梨,于是成立企业,开垦出300亩凤梨种植基地,传授当地村民种植技艺。

今年,合作社成立之后,基地扩大到400亩,合作模式更加清晰。李智泽介绍,合作社提供凤梨种苗并在生产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果实成熟后,合作社以统一价格进行收购,并将扣除经营成本后的盈余用于成员的分成。“希望能够帮助农民在供应链中争取更多收益。”李智泽说,将抓住参与建设合作社的机会,与社员农民一同打拼,创建美好乡村。( 南方日报记者 钱明雅 见记者 陈嵘伟 通讯员 粤台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