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三水各大产业园区里,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工地上一片火热;机器运转、工人忙碌,生产车间中一派繁忙。产业的“势能”加速转换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水新城TOD片区内,CBD双子星城180米超高写字楼刷新城市天际线;一列列轻轨带来无数的追梦人、投资者。城市的“生长”演绎拓展为区域竞合“加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水育新动能、拓新空间、创新优势,实现了一个个重大跨越的里程碑。2012年到2021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从802.43亿元跃升至1405.19亿元,跻身千亿县域经济体,被誉为“万亿佛山”的新增长极,区域价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前,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重大发展战略的叠加利好,为三水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也是三水奋进新征程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三江奔腾依旧,淼城风光焕新。面向未来,肩负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主战场的使命,三水剑指万亿级“4+2”产业集群,加速迈向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打造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奋斗岁月

台培育大产业集群蓄势赋能挺起硬脊梁

在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下称“凤铝铝业”)生产车间,一条20000T铝材挤压生产线高速运转,这是国内目前在运行最大吨位的铝材挤压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该企业继去年营收破百亿后新的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凤铝铝业工业型材产销量同比增长60%。

百亿级龙头企业的强链,是三水产业发展提档进阶的鲜明标志。回眸十年奋进路,对三水来说,一方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传统产业支撑逐步向高端新兴产业带动升级转变。

2015年,三水GDP成功跨过千亿大关,成为佛山第四个GDP超千亿元的经济体。千亿之后再出发,三水更追求经济密度和规模效应。项目入园、工业上楼,科创台纷纷落地,一场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的行动在全区轰轰烈烈展开,带来了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

“十三五”期间,三水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泛家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超过3400亿元、集聚企业突破2000家。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格局使然、大势所趋,也是发展必然、实力所致。三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推进“4+2”产业集群升级版为主抓手,撑起了经济发展“顶梁柱”。

“4+2”产业集群中,既有依托原有基础打造超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超2000亿元泛家居、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超1000亿元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也有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前瞻布局,以此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三水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向新看,产业空间更宏大;向前行,发展格局更开阔。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广阔产业载体聚势而起的三水,迎来了全新发展台。

放眼当下,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等大载体规划建设、扩容提质,与正在推进的项目构筑成强大引擎,三水的产业结构更优、活力更足、韧更强。

大融合推动大发展城市联动借景布局极核点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三水的目光从不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融入省市、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格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进、大西南东靠的关键枢纽,三水处在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叠加区域;也位于广佛肇都市圈的地理区域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核的腹地,两座万亿GDP城市释放的磅礴动能在此交汇。

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三水发挥承东启西作用,全力打造大湾区向东集聚资源、向西辐射带动的交通支点、产业支点、城市支点,组构了“湾区孵化,三水转化;三水品质,湾区生活;三水地段,湾区价值”的生动实践。

交通运输发展的提速提质为城市发展拉开骨架,也引领着三水全面融入湾区城市群,集聚全球资源,参与区域竞合。2014年,贵广(南广)高铁开通,三水在全市率先进入“高铁时代”;2016年,广佛肇城轨建成通车,2021年,佛肇城际、穗深城际跨线运行,三水便捷直通广州、深圳、东莞、肇庆等城市;今年,佛山地铁4号线三水段工程开工建设,三水迎来了“地铁+高铁+城轨”轨道交通新时代

过去十年,也是三水城乡建设史上投入最多、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城乡融合全面打开新空间。十年来,三水瞄准百姓需求精准发力,城市功能品质与生态环境齐抓,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同步,从单一的城市中心向“一主三副”城市格局迈进,一座宜居宜业宜游之城正在崛起。

“三水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来了就不想走。”——这是彭浪在三水生活了十年的深刻体会。这位本硕就读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2013年来到三水,便与这座城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

人才梦想与城市梦想,从来都是互相成就、交相辉映。《三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三水常住人口为80.32万人,10年间增加18.06万人。

常住人口的增长,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加。一座城市的“变大”,带来的是劳动力供给、消费能力、创新能力的持续释放。而随着城市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网络、生活配套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三水汇聚。

大手笔书写大民生资源全民共享幸福指数高

彭浪的校友邝斌宇是一名“双料”博士后,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学博士后,作为高层次人才,他将入职三水中学担任化学老师。

为三水教育注入新内涵的,除了好师资,还有一所所新学校。在云东海街道映海路,三水新城小学正按照建设计划加快推进中,预计2023年9月1日投入使用,届时将提供优质学位2000多个,辐射和带动区域教育和城市发展。

在三水新城小学不远处,一栋17层高的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赫然醒目,这里是三水重点推进的城市医疗配套——珠江医院三水院区。除了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该项目还包括一栋7层科教楼、一栋8层生活后勤楼,目前均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建成后,将打造成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三甲医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水持续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重大领域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标志、关键、系统的改革举措,有力夯实了三水民生建设的长足基础,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优质资源全民共享,大手笔加快发展各项民生事业。

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三水对民生与“民声”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也洋溢在每位市民幸福的笑脸上。自2014年,三水便在全省首创“民生微实事”立办制,从更微观的层面探索出了更好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据统计,三水已累计实施1800多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投入资金3亿元,惠及数十万群众。与此同时,三水每年都评选出“民生十件实事”,涵盖百姓生产、生活、文化、民生及安全等方方面面,与几十万三水群众紧密相连。

综观财报,自2012年至今,三水每年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均超60%,并逐年增长,“民生”二字成色更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三水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现历史跨越和全方位跃升,暖暖的民生温度传送到千家万户。

抬眼望绿,推窗见景,出门可游,舒服自在。居住在三水新城的市民陈晓婷深有体会:“这里有优质的教育、医疗、生态、文化资源,在阳台就可以欣赏到荷香湖美景,下楼就能到新文化活动中心看剧看展,大型商圈就在家门口,幸福感满满。”

赓续奋斗

担纲佛北战新“主战场”大园区“航母群”育新机

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片区,云东海生物港内,不到一年时间,总投资100亿元的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一期建筑载体从一片黄土中拔地而起,一个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横空出世。该项目仅用了37天便完成签约、拿地即开工,刷新了“三水速度”。

快,成为今年以来三水产业项目落地的常态。今年1月,总规划487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经省政府同意,纳入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其中,三水片规划面积235方公里,拥有该产业园主要的增量空间。

按照部署,拥有厚实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和广阔连片土地载体的三水成为了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主战场”。三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举全区之力迅速启动核心起步区云东海生物港规划建设,并同步谋划开展产业招商引资等工作,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目前云东海生物港已引入2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储备项目超过100个,意向投资总额超过800亿元。”三水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徐伟健说,云东海生物港拥有万亩产业发展空间、万亩国家湿地公园、万亩自然生态绿芯,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可开发用地超万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将聚焦高端医药、高端医械、高端医疗,打造成为广佛极核“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新标杆、大湾区生物医药新增长极、全球生命健康技术协同转化新高地。

抢抓机遇,瞄准赛道,展现了三水在产业布局上的敏锐度。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了三水因势而谋的“新方向”。时至今日,三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明确、导向更鲜明、路径更清晰、视野更开阔,也迎来了一个个备受瞩目的“高光时刻”。

今年上半年,三水区新立项项目218项、总投资599.06亿元,项目数、总投资数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84%、85.55%。9月28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佛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协议,以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内容,为三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

当前,一个全市总动员的“大园区”时代正在到来。佛山提出要高水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其中,涉及三水区的便有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佛高区云东海生物医药港产业园。

省市重大规划布局、重点台加持、重要项目集聚,不断刷新着三水产业发展的进度条。从产业层次到空间布局,三水实体经济的深刻变革,随着大园区的建设拉开新序幕。三水掀起了铆足干劲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新热潮,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一项项重点工作,以大园区“航母群”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崛起湾区特色产业新高地。

顺势而为,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再造一个产业新三水的“黄金期”,就是现在;属于三水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正在书写。

一线案例

全省试点勇探新路

三水走宽乡村振兴路

在三水西南街道江根村昆都山观景台凭栏远眺,三江汇流胜景尽收眼底;沿着白坭工业大道驶入沙围村,100亩七彩花田与流淌的江水交相辉映……这里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也是三水“西江十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成了游客追捧打卡的网红点,在社交台频频“出圈”。一幕幕勾勒出的是三水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

2018年,三水成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序推进,一场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山海沃野间开启。如今,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群众受益正逐渐成为三水乡村看得见的现实。

立足资源禀赋,三水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产业振兴的“牛鼻子”牵引作用,建设全域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串联“三片联动、百村共建”,一盘棋系统推进“五大振兴”,共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初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面振兴之路,为全省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作出积极有益探索。

事实上,三水有着广东“四大粮仓”之一的美誉,“农业三水”是三水发展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早在2013年,三水就结合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村组两级议事会机制,打造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引导群众参与议事的民主议事机构,让基层决策程序更规范、议事更高效、监督更有力。

乡村振兴,三水是示范点,也是探路者。三水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制度、人才、组织、惠民、善治“五大路径”,为全省探索乡村振兴的“三水方案”。

高位推动之下,蓝图变成现实。改革试点3年多来,三水全区产业振兴招商引资项目超100亿元,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加速形成,乡村产业方兴未艾;全省首创“美丽指数”,全域美丽三水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居民增收32%,城乡收入差距比1.35,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三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三水“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2019年民生决策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今年,三水还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这份成绩单,绘就了三水大地最亮丽的底色,夯实了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基础。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探索。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今年8月,佛山新一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启幕,三水在全市率先揭牌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并实现线上竞投成交,再次为佛山农村基层治理改革探路。

踏着丰收的鼓点,一曲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正在三水大地上奏响。(●李周秦王伯乐三宣余德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