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春节期间收到了“山寨”零食大礼包:拆开其中一袋,里面只有几粒零食,有一些甚至是空包装,网友笑评“这是买空气送零食”。笑谈之外,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山寨”食品背后涉及哪些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食品外包装相似


(资料图)

配色、字形以假乱真

春节假期结束不久,广东河源的钟女士拆“山寨”大礼包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钟女士介绍,过年很多亲戚送礼,其中一个大礼包是红色包装,看起来跟“旺旺”差不多。后来想打开吃的时候才发现,有一些食品拆开包装袋后里面是空的,有一些里面只有七八粒零食,也有多一点的。

外包装与知名品牌的大礼包几乎一样,红色包装上面印有标志性的娃娃图案,但因为零食太过敷衍,钟女士这才发现,自己收到的是一包“山寨”食品。

(图源:图虫创意)

钟女士:我当时想,怎么会这样?然后仔细一看,发现它不是“旺仔”,是“旺福”,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不好,就像那种过期的食品。

“山寨”食品是指在名称、包装等方面与知名品牌非常相似的产品,比如大家经常拿来举例的“康帅傅”方便面、“小白兔”奶糖、“雷碧”饮料、“9个核桃”等。这些品牌通过类似的配色、相似的字形或者读音类似的名称混淆视听,很多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甚至不知道自己买到了“山寨”产品。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二中队中队长冯强说,近年来,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山寨”食品进行过多次检查与打击,“山寨”食品的生产与销售如今有了新的变化:

以前厂家会直接仿制别人的产品,完全没有变化;

之后出现的“山寨”食品,会出现厂家在别人商标或者企业名称上做一些变化的情况,比如“雪碧”变“雷碧”,或者“王老吉”变成“王老古”等;

现阶段,厂家不会很明显地直接仿冒名称,而是完全用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图案、包装颜色等方面贴近正规产品,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甄别就很容易认为是正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