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名人,它们是张公谨、杜暹、商鞅、仓颉、闵子、张文瓘、杜鸿渐、京房、张清丰、宫天挺,帮您了解濮阳十大名人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张公谨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贞观三年(629年),张公谨担任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征讨东突厥。次年,东突厥平定,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襄,后改封郯国公。
杜暹
杜暹,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杜暹出身于濮阳杜氏,明经及第,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后出任安西副大都护,深得西域民心,并平定于阗王尉迟眺叛乱。杜暹离任婺州参军时,州吏赠送他一万张纸。当时,婺州所产纸张非常有名,相互馈送也是官场惯例。但杜暹却只收取了一百张纸,其余全部退还。杜暹因此被称为“百纸参军”。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病逝,杜暹追赠尚书右丞相,谥号贞孝。
【资料图】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主持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从战国七雄中西北蛮夷,受其它六国耻笑,一举成为诸国中最富裕强大的国家,可见其聪明才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杀。
仓颉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
闵子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张文瓘
张文瓘(606年—678年),字稚圭,唐代魏州昌乐(今南乐县)人。张文瓘生于隋大业二年,卒于唐仪凤三年,幼年丧父,及长,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多智谋政德。张文瓘曾参与修撰《永徽留本司格后》。《全唐文》则收录其奏疏一篇:《谏造蓬莱上阳宫疏》。仪凤三年(678年),张文瓘反对唐高宗征讨新罗,抱病进谏,不久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懿,陪葬恭陵。
杜鸿渐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之侄,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大历四年(769年),杜鸿渐病逝,时年六十一,追赠太尉,谥号文宪。《全唐文》收录其文章三篇:《乞解职表》、《请定配享奏》、《百家岩寺碑》。《唐文拾遗》则补录二篇:《停让帝等庙四时享献奏》、《与杨祭酒书》。
京房
京房是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曾学易于孟喜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他把《周易》看作是占算吉凶的典籍,从而创造了许多占算的体例,以讲占候之术而闻名。其在占算体例的解释中,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
张清丰
张清丰(581年—618年),隋朝顿丘(今清丰县北部)人。张清丰一世清贫,终生操开店房,以打烧饼为业。但他善事双亲,传其每天打的第一炉烧饼都留给父母亲享用,孝行为远近所景仰。隋文帝开皇年间,张清丰被举为孝廉,但为侍奉双亲,最终未出仕,乡人愈加敬慕。唐朝大历七年(772年),朝廷析顿丘、昌乐(今南乐县)之乡置县,因慕张清丰孝名天下,遂以"清丰"为县名。县治始置张清丰的故乡清丰店(旧址无存)。
宫天挺
宫天挺,字大用,元代杂剧作家,开州(今南乐县)人。宫天挺率性耿直,能诗善文,一生著有《范张鸡黍》、《宋仁宗御览托公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使河南汲黯开仓》、《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栖会稽越王尝胆》6个剧本。现仅存《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两个剧本。宫天挺是个终身不得志的文人,他被权奸攻劾,免去钓台书院山长职务,事虽辨明,但仍不见用,客死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