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华盛顿,美国众议院针对TikTok相关问题召开听证会。出现在会场中央的,是一张自信、坚定,但对中国网友而言并不熟悉的亚洲面孔——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听证期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立法者反复询问周受资,TikTok是否对美国人进行间谍活动,并在中途不时打断他的回应,愤怒地要求他只用“是”或“否”回答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周受资用熟练的英语对答如流,力证TikTok是一家遵守美国法律、独立运营不受政府影响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

在某种程度上,周受资本人的身份与事业轨迹,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证明。在新加坡出生并长大成人的他,分别在伦敦大学学院、哈佛商学院取得了学士与MBA学位,并在Facebook的初创阶段进入该公司实习。参加工作后,周受资先是供职于高盛、DST等跨国公司,又在2015年初识中国企业,进入小米集团,2018年帮助小米成功上市。2021年,已是小米集团最年轻合伙人的周受资再次“跳槽”,加入字节跳动,任首席财务官兼TikTok首席执行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受资与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在新加坡生活。有人根据他的履历,称他为“打工皇帝”;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正是一名典型的“世界公民”。

字节跳动为何要聘请周受资?对此,某些想把TikTok赶出美国的政客可能会说,这是在给TikTok的中国背景“打掩护”。与此同时,国内也有网民讥讽“字节跳动不想当中国公司,想当火星公司”。我们不可能钻进企业管理层脑子里,直接阅读他们的想法。但是,只要关心商界动向,对字节跳动这种体量的互联网企业有所了解,我们便不难判断:以上两种论调,大大看低了中国企业的国际格局。

首先,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招贤纳士,不拘一格任用外籍人才,意义远不止给企业套上一层“国际皮肤”。每名称职的高级管理人才,能给企业带来的都是一整套工作方法和指导思想。当一家中国企业想要拓展海外市场时,那些从小生长在国外、接受外国顶级教育、熟知外国企业运作与政经文化环境的高管,天然携带宝贵的认知财富,能助力企业快速适应国际化环境。近年来,TikTok在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各国快速走红,便是这一策略有效性的最佳证明。

另一方面,某些防备心理强的国外政治势力也不可能天真到看到几个外籍高管,听他们说几句“家乡话”,就停止对中国企业政治层面的针对。任何具备政治常识与商业素养的企业,都不会只为了这样的原因,随便找个外国人过来为其支付巨额高薪。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全球占比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拥有“走出去”的愿望和能力。对许多已经在国内取得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而言,如果想要有更大的成就,走向世界是必要的选择,放眼全球,可口可乐、丰田汽车、联合利华……都是从各国走出来的国际巨头。除此之外,以科技和互联网行业为代表,某些行业的发展本身就与全球化密不可分,其产品生成机制需要国际合作,市场也不受国界的限制,这类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创立时长,都需要积极拥抱世界,在开放互通的环境下寻求发展。

具体到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各有不同。掌握核心技术、用拳头产品一举打入海外市场,是国际化;备足真金白银,到海外投资置业设厂,也是国际化。在全球舆论的聚光灯下,我们看到周受资在华盛顿“舌战群儒”的英姿,而在某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其他中国企业作出的国际化努力同样值得称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国际化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的是实践与探索。

2019年,由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监制发行、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克特执导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上线。有趣的是,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带有“美国”二字,主角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曹德旺,以及他创办的福耀玻璃。

片中,导演用镜头充分展示了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建设首家旗舰级海外工厂的发展历程。中美两国的管理者和工人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生产实践中一边合作、一边发生碰撞与冲突。通过影片内容,我们既能看到以曹德旺为代表的中方投资者和管理层如何调整观念、适应外国市场环境、以全球视野建立更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也能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对美国工人与工业产业的深刻影响。

作为一部美国人出品、创作、主要由美国观众收看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并没有对拍摄对象一团和气,而是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了文化差异、劳资矛盾、中美关系等一系列涉及工厂运营的尖锐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并非都有完美的答案,但无论如何,导演都认可,这家海外工厂在市场规律的大浪淘沙中活了下来、实现了稳定运行与全面盈利、给中美两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相仿,TikTok进入国际市场后,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用户数从0到10亿的增长,截至2022年,数据机构data.ai的分析显示,TikTok的月均用户使用时长达到23.6小时,超过了YouTube。对字节跳动而言,这是业绩的飞跃和实力的证明,而对海外用户而言,TikTok也是重要的分享、展示、经营平台。

说到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既不是单方面的自我改变,也不是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是一个在探索与接触中与外国市场相互了解、同路而行、在摩擦中逐渐磨合的过程,全球产业也能更好地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分享发展红利。有志于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引领全球产业的优质中国企业,迟早都要面对这项进程。越早鼓起勇气,坚定决心,结合自身实际需要主动开展国际化转型,就越能在未来的商业赛道上占得先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