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2医学界领导者羊城大会暨“一带一路”医院合作羊城国际论坛上,来自肇庆怀集的代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内各省市800名医院管理者面前,做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经验报告。在这次的国际论坛上,怀集医共体改革的做法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年来,肇庆怀集按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快进键,在开启大规模“医院建设潮”的同时,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重新组建以怀集县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的医共体,既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又调动起医务人员积极,增强了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实现多方共赢。

持续推进医院建设

4家医院新增床位2204张

在怀集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现场,记者看到,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等主要建筑已经封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作为怀集县唯一的综合医院,怀集县人民医院现在所在地占地仅17亩,建筑面积只有4万多方米,业务用房早已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县城其他医院上,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担负着全县及周边县(市、区)400多万群众的精神疾病诊治工作,占地却不足20亩;怀集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占地分别只有2.1亩和2.3亩,且都位于老城区。

“场地受限是老城区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异地搬迁,成为它们破局的共同选择。”怀集县卫健局机关党委书记钱强说。

按照设计,怀集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新项目占地分别为162亩、80亩、66亩、53.02亩、66亩,总占地面积是旧院的8.35倍;总建筑面积达29.25万方米,是目前的3.26倍。

“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充足的医疗供给、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徐逢海说,该院新院建成后,能有效解决目前医疗用房不足、床位紧缺的问题。

按照常住人口80.52万人计算,目前怀集县各类医疗机构有床位3756张,每千人床位数只有4.67张,未能达到卫生强县规定的5.4张要求,需新增床位592张。

怀集县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新院、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新院于2023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床位2204张,有效补齐床位缺口。

对怀集而言,此番“医院建设潮”不仅要完成“量的累积”,还要实现“质的飞跃”。

怀集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院长、县人民医院院长何志新介绍,新院一期建成后可配置1500床位、1000个停车位,还将建立急救、胸痛、外科、微创、肿瘤、康复医疗等中心,未来可以承担许多旧院目前未能承担的治疗任务。

盘活县域医疗卫生资源

分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县直医院硬件水逐步提升,为怀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5月,怀集组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2个县域医共体,着力盘活县域医疗卫生资源。

在此基础上,今年怀集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重新组建以怀集县人民医院为总医院、全县1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镇(乡、街)辖区内的村(居)委会卫生站为成员单位的“1+19+N”怀集县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

怀集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落实总院领导班子和骨干成员结对帮扶挂点联系分院制度,在日常运行、人员管理、内设科室和岗位设置、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个方面统一管理。

怀集县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胸痛、卒中等中心,完善急危重症诊疗体系,具备开展肿瘤介入、心脏血管介入等手术的条件。

基层分院综合实力逐步提升。通过总院技术帮扶,冷坑分院筹建血液透析科、新生儿科、消化内镜科,可以开展CT影像检查、PCR核酸检测、胃镜检查、血液透析。

经过改革,怀集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分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共体整体医疗成本降低,大幅度减轻县级医院的工作压力。

今年上半年,医共体分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3.13%,住院人次同比增长52.73%。

“怀集力争通过医共体建设,同时实现‘县级医院龙头作用更加突出、乡镇卫生院健康持续发展、财政负担压力得到缓解、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充分利用、医务人员的积极主动充分调动、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更加明显’六大改革成果。”怀集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

97.34%村卫生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如果说医共体建设是最后的攻坚之举,那么镇村医疗机构升级改造早已在全县铺开。

年来,怀集县完成18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新增建筑面积3.156万方米;全县301个行政村按标准建设村级卫生站263间,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2021年5月起,怀集计划每年投入5600万元用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收入。今年,怀集在职医护人员预计同比收入增长13.7%。

在信息化建设上,怀集县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完成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通;21个基层卫生院的远程门诊工作站、远程医疗一体化会诊车均已投入使用。通过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向基层倾斜。

随医疗资源同步向基层倾斜的还有人才队伍。2019年起,通过实施市“千人强基计划”,怀集引进78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引进人才实行“县招县管理县镇共用”。

2021年12月,怀集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如今,怀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有中医馆,97.34%的村卫生站(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今年上半年,怀集17个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数12.24万人次,占比46.6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人数1.41万人次,占比65.86%。全县村级卫生站中医诊疗人数10.60万人次,占比44.4%。

■声音

肇庆市怀集县卫健局局长陈应国:

建设县域医共体

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今年,肇庆市怀集县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重新组建以怀集县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的医共体,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怀集县卫健局局长陈应国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从县级强提高到县域强,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南方日报:今年,怀集县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重新组建以怀集县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的医共体,这对怀集卫生健康事业具有怎样的意义?

陈应国:建设县域医共体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一招。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意义:

一是便于怀集县从县级层面进行统筹,破解基层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人才、技术、业务拓展的瓶颈和困局,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焦点问题。

二是可以发挥怀集县人民医院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管理能力,更有效地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从县级强提高到县域强。

三是通过医疗质量同质化、一体化管理,能为群众提供更加经济、优质、便捷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

四是通过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和激励约束作用,打破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人员积极,激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源头活水,推动公立医疗机构良发展。

南方日报:经过半年的实践,怀集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取得怎样的成果?

陈应国:通过专家下沉,临床带教,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分工协作、规范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2年上半年医共体内上转人次同比增长11.62%;下转人次同比增长41.88%。2022年第一季度县域内住院率达88.1%,在肇庆市排第一位。

医共体分院的药械由总院统一管理,统一采购药品目录清单,解决了基层药品短缺等难题。自实施药械统一采购后,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成本下降约30%,为进一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奠定基础。

南方日报:2021年12月,怀集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这对群众来说有哪些实惠?

陈应国:一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可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提供6类15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

二是“治未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专责小组,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努力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

三是中医药扶持政策得到落实,中医药总费用占住院总费用20%以上,支付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减轻患者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南方日报记者刘亮通讯员李启信苏泳生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