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经济强”的实力更加彰显,“环境美”的色彩更加绚丽(副题)
(资料图)
“风光大道”沿途风电机转动,伴随风电母港吞吐运输,风电正走向更远深海;“智改数转”后,“经验炼铁”变“智慧炼铁”,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跨国合作、跨江联动……多维图景勾勒出一个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江苏。
数据显示,江苏省GDP10年内连跨7个万亿元台阶,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看江苏利用新能源、培育新产业、构建新生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将“强富美高”宏伟蓝图从“大写意”一笔一笔绘制成“工笔画”。
利用新能源,让发展的动力支撑更强劲
动辄百米长的风机叶片,对陆路运输来说,可谓是“庞然大物”。南通洋口环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逖之介绍,在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母港——南通如东县小洋口风电母港建成前,叶片要经过百余公里的艰辛“跋涉”才能到附近港口,成本高、时间长。现在风电母港所在的风电产业园汇集众多风电、锂电、光伏等新能源制造产业,产品离港口不过几公里路程,丰沛的海上风力资源能够更快并入电网,进入寻常百姓家。
延伸至广袤大海的黄海大桥连接着如东县陆地和我国首座外海无遮拦人工岛——阳光岛,岛屿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为工业产业和居民生活运输着源源不断的LNG(液化天然气)能源。“这个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的小岛,规划LNG接卸规模为全国最大,对东部地区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供给有重要意义。”如东县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梁说。
利用新能源,江苏既懂得向自然借力,也探寻“变废为宝”。如何对城市有机废弃物进行好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镇江市交上了餐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这两种城市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的答卷。“协同处理不仅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不同物料共同消化还可以互相补充营养成分。”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镇江项目负责人王江告诉记者,协同处理产生的沼气经提纯、加压后接入市政燃气管网,沼渣可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伴随近乎零排放的处理过程,垃圾到能源的“蝶变”由此完成。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给江苏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5年来,在全省GDP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江苏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7%和19%,不仅金山银山更高,绿水青山也更美。
培育新产业,让发展的升级转型更精细
“以前,我每天都要花2到3个小时记录高炉的生产数据,如今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过去,工人凭借经验控制高炉热风炉的煤气调节阀,现在智能化控制程序自动调节,安全又稳定;炼铁产生的炉渣也有无人车自动抓运,工人不再需要顶着高温热气工作……”提起“智改数转”给炼铁带来的变化,中天南通炼铁厂主任工程师陈川感触良多。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化工、建材、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建立企业装置能效清单。上述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通过精细工艺,优化排放指标,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
推动传统产业呈现新面貌、焕发新生机的同时,江苏还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契机,着力培育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位于苏州市的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记者看到,锂电池隔膜、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现身大到飞机、高铁、汽车,小到背包、丝巾等众多场景,既有“高大上”的科技含量,也有“接地气”的亲民应用。该基地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生产的先进功能性产品部分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绿树掩映、道路开阔,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过跨国合作、跨江联动、协同发展,延长产业链、扩大“朋友圈”,让园区内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如虎添翼”。园区管委会主任黄晓峰介绍,该园区处于上海、苏州、南通核心三角中心区域,交通便捷高效,生态环境优良,吸引了包括智能装备和电子信息、医疗设备、新能源等产业在内的超5000家企业落户。
构建新生态,让发展的“绿色基因”更强大
曾经的硫磺码头已是鲜花遍地、曾经的黑臭水体如今清澈见底、曾经杂乱漂浮的小船不见踪影,“净而美”是记者置身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的感受。
和五山地区滨江片区一样,如今杉树挺拔林立、柳树随风飘扬的南京市浦口区“十里造船带”,经历了由厂棚林立、机器轰鸣、居民“滨江不见水、邻水不亲水”到重现“绿色基因”的蜕变。
扬子江奔腾万里,在养育沿岸百姓和产业的同时,获得的却一度是工业集聚带来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困。
近年来,江苏推动长江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破解“化工围江”生态难题,累计关停化工企业3876家,81公里长江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沿江两岸造林面积超过115万亩,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居民近水亲水从奢望变成了时刻享有的生活。
不仅是城市,在江苏的乡村,一幅幅“生态美家”的画卷也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常熟市蒋巷村,千亩农田里绿萍漂浮,鹅、鸭等家禽漫步其间,它们的粪便和绿萍一起作为肥料,等待6月插秧期的到来;句容市戴庄村,满目苍翠间,生态林、经济林、有机水稻等三类农业生态系统交错融合;江阴市山泉村,江南风格的乡间别墅居于山、水、湖、塘间,水生态田园综合体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过去,鱼市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到了夏天还有浓浓的腥臭味。”在太湖之滨的无锡市小溪港鱼咀公园,附近居民魏大爷描述起此处治理前的景象。现在,公园成了他散步遛弯最爱到的地方。说话间,魏大爷靠着扶手远眺,望向水清岸绿、鹭鸟飞过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