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东坑镇还是东莞的次发达镇;十年后,东坑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71.3%,达206.35亿元,年均增长14%。在强镇如云的东莞,面积仅23.8方公里的东坑镇,跑出了“黑马”姿态,以占全市不到1%的辖区面积,创造了2%的经济贡献。

如今,东坑镇已逐渐形成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优质的生态环境、日益提升的城市品质成为东坑吸引高端科技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

未来,东坑镇将依托松山湖创新资源,抢抓“高速地铁”发展机遇,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加快重塑产城人融合新格局。

主打“精致”

生态发展格局基本成形

从迎宾路到世纪广场,3000多方米的各色花卉沿路分布,从镇区中心区向四周延伸,串联起东坑镇的主要生活圈。

通过主打“精致发展”概念,东坑镇的城市品质内涵不断迭代升级,绿色发展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肌理,“推窗见绿、蓝绿交织、出门进园”的“精致魅力新东坑”正在崛起。

年来,东坑始终坚持高品质、高效益、高效率的建设标准,致力于打造山水栖居典范,累计投入15亿元推动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荔枝公园、品质交通、万里碧道、水环境修复等30多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如今,东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齐飞”的美丽画面重新呈现,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景象。

从高空俯瞰东坑,街头小景遍地开花,万里碧道穿城过村,公园系统串珠成链。年来,东坑以品质内涵提升为抓手,加快着力构建品质标杆空间,大力推动以镇政府周边核心圈为中心的“造心行动”,以“一带两轴三拓展”着力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

从乡村到镇中心区,东坑镇正在谋划更大的生态发展格局。目前,东坑正在打造“田”字型的“生态景观+舒适出行+休闲健身”慢行系统。未来,还将围绕轨道交通3号线东坑站TOD综合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发展布局。

双轮驱动

产业活力释放强大动能

东坑镇是东莞面积最小的镇街之一,但其高质量发展成效却在各镇街中格外显眼。2021年,东坑经济总量成功突破200亿元大关,人均GDP达10.96万元,全市排名第9;每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13.25亿元,全市排名第4。

十年来,东坑坚持以“工业立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创新驱动战略相结合,培育引进了富强电子、新能德科技、东勤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撑起经济发展“脊梁”,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通过积极参与松山湖功能区抱团招商,年来东坑的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得到迅速成长,产业结构由电子信息制造业单一支柱,转变为“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十年来,东坑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149.07亿元,发展到现在突破600亿元。这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两大核心引擎带动明显。

与此同时,东坑正持续挖掘潜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型隐形冠军,全力构建“百强企业—瞪羚企业—高企”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阵列。

如今,东坑规上企业达280家,超亿元企业达71家,超10亿元企业达11家,其中更有2家百亿元企业。

强化融合

加快承接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松山湖创新高地加速建设,松山湖功能区互联互通效应更加显现,更有利于东坑承接产业、创新、配套等优质资源。

为加快承接松山湖科学城等科技成果转化,东坑将依托轨道交通3号线、莞番高速东坑段等交通设施形成复合交通廊,强化与松山湖交通互联互通,促进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

为加快提升产业承载力,东坑将综合运用“更新+储备+综合整治”等手段,实施连片化、集聚化分类改造镇村老旧低效工业园区,全力推进东坑百顺工业园等“工改工”项目16个共1600亩,新增优质工业厂房超300万方米,盘活收储生态智创城、TOD项目等区域土地超750亩,实现从“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的转变。

随着松山湖创新高地加速构建,海内外高端人才、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往松山湖聚集,东坑镇将积极推动镇内科技型企业建立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推动产业链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为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加快承接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东坑树立了“从容”选商的招商理念,今后将重点招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高成长企业,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宗、亿元以上项目50宗,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40%。

一线案例

旧村修旧如旧

展现新的活力

沿着水边新修的栈道漫步,满眼尽是水清岸绿的新景观,山水之间,田园风光如诗,公园美景如画,所到之处,旧村特色建筑与现代化设计巧妙融合,相得益彰……

日,东坑镇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迎来重大进展。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老旧的农房和荒废的鱼塘,现在已经焕然一新,旧村传统特色区、月明湖田园体验区、古围墙遗址公园、马腰岭山体休闲公园相继建成,旧村修旧如旧,展现新的活力。

2018年,东坑成功申报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项目,成为东莞仅有的六个示范区之一。项目选址在东坑镇中心城区北部,由黄屋、丁屋、彭屋等自然村组成,面积约300公顷。这里山水资源丰富,生态优势凸显,宗祠、古围墙、古树木等历史文化遗存众多。

按照规划,项目以“山水新天地”为主题,根据片区内交通条件及资源分布特色,构建“无车区”及四大功能片区。为确保整个项目有序推进,东坑成立以镇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历时3年多,目前美丽幸福村居系列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接下来,将通过搭建营商台,导入文创、民宿、轻餐饮等多种产业,并结合东坑特色,举办画展、木鱼歌演艺等文化活动,激活片区活力,做到既能“留得住乡愁”,又能宜居、宜业、宜游。(●南方日报记者韦基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