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岷州美如画 绿染大地一片新

——岷县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纪实


(相关资料图)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曲婷婷

十年植此“青绿”,十年满目苍翠,十年再造山川秀美福地。十年来,岷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融入岷州大地的肌理血脉里,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的“生态底色”也更加靓丽。

植此“青绿” 千山一碧

一条柏油公路蜿蜒盘旋在百余公里的山岭上,伸向森林深处。一转角,万亩林海就呈现在了眼前!壮美、震撼、感动充盈着内心,满眼满脑都是绿!林子里不时有红腹锦鸡一闪而过,一队鹌鹑正在林下自由觅食,远处的山梁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里是总面积两万多公顷的岷县马沿林场,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宜林地、非林地等多种森林资源,是全县面积最大、植被保护最好的林场。

“春天栽,秋天拔,冬天熬成罐罐茶。”岷县马沿林场副场长张见席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植树造林的困境,因为人们的思想认识落后、经济条件差,植树造林工作曾经异常艰难。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岷县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林业建设的进程,让一棵棵树苗在这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吐翠。目前全县草原面积达到了3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84%。

“我们都是抱着改造环境、保成活率的心态来栽树,不再是去完成任务。”岷县民政局职工张雷说。

从春到秋,从秋到春,从城市到乡村,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的浪潮中,“每人10棵树,必须保成活!”全县人民植树造林的铮铮誓言回荡在山岭间。

连续的定点面山绿化,让寺沟镇巴仁村的群众真正享受到了良好生态释放的“绿色红利”。“经过这两年的绿化,现在我们的风沙也少了,滑坡基本上没有了,整个山都是绿的!”巴仁村的群众纷纷表示。

十年来,岷县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4.3297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2.44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1.5万亩,城乡面山绿化19.6万亩,通道绿化2115.4公里,森林抚育7.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02%提高到10.84%。草原植被盖度由2016年的78.5%提高到89.9%。如今,一片片密密扎扎的林子在这片热土上延伸,一望无际的绿色铺到了天边。

城中有条“幸福河”

洮河、迭藏河在岷县县城穿城而过、融汇交流,一路向北,如巨蟒,银舞在岷州大地,润泽万亩桑田。83.5公里和42.1公里的河岸线分别将沿岸的乡镇一一串联,绿水长流、润泽民生。

“干得漂亮!终于拆了!每天来这里锻炼心情更好了!”在迭藏河边晨练的群众高兴的竖起了大拇指。2019年,迭藏河河道内的违建“慕丽水岸”茶楼被依法强制拆除。

“我们将以此次拆除违建为契机,全力清除河道违建,还群众一个水清景美的洮河。”岷县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这些年,岷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年年都来这里过冬的鸟儿就能说明一切。”摄影爱好者王军告诉笔者。

近年来,共排查整改75项问题,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12处入河排污口建设任务。上半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98.3%,饮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11%。

绿水青山就是致富“靠山”

“今年种下的一万棵花椒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将会产生12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岷县中寨镇镇长李虎廷指着远处的经济林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并且开始用满山绿色换来更多财富。近年来,岷县不断加快山杏、花椒、大果沙棘等优质林果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林果产业面积达到1.59万亩,新建林果产业基地4个、面积620亩。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48万岷州儿女逐渐把“林下经济”“林果经济”发展成全县欣欣向然的生态产业,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靠山”,而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建设事业也将成为乡村振兴中最火热的章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