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两个棚,年入过万元 “甘谷韭菜”叫响全国


【资料图】

蔬菜大棚,棚棚相连;畦畦韭菜,韭香四溢。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周边的村民一年四季都在韭菜大棚里忙碌,从岁末年初始,静待韭苗露出头后的大半年时间里,一茬接一茬的韭菜会源源不断远销各地,到了秋末冬初,韭菜售罄时,钱包鼓起来。这个周而复始的生活片段,是当地“韭农”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11月23日,奔流新闻记者在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采访时看到,清杂叶、沤新肥、平棚地,村民们正在为新年“第一韭”作准备。据了解,甘谷县“燕家韭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是磐安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进程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甘谷县实现“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重要载体。

“燕家韭菜”走俏市场村民腰包鼓、干劲足

初冬时节,随意走进一家韭菜大棚,都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一年倒茬收韭卖韭之后,眼下到了棚内“大扫除”时间,清除枯叶残根,沤肥整地,村民们正为春节前后头茬韭菜上市抢鲜做着充足准备。

磐安镇燕家庄村民燕虎林算了一笔账,他种了两棚反季节韭菜,每个棚有5分地,一茬割1500多斤韭菜,能卖3000元左右,两茬韭菜最少收入1万元。

“只要愿意干,庄活人一年到头就没个闲的时候,好在地不负人,几分地的韭菜就能养活一家人,大家伙干劲儿都铆足着呢!”一名村民笑着说。

据燕家庄村“一亩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燕定海介绍,他们合作社建立了燕家庄、四十铺、杨汪家村等无公害蔬菜基地5处,其中1000亩种植韭菜。合作社共吸纳农户60多户,每户每年算下来可增收2万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磐安镇共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家庭农场3家、农民合作社22家;以磐安镇燕家庄村为中心的渭河川道17个行政村的韭菜种植面积占全县韭菜种植总面积(4万亩)的97%,韭菜种植已呈规模化发展态势,亩产平均1800—2000公斤,年均总产量15.84万吨,总产值4.65亿元。

持续念好“韭菜”致富经让品牌价值凸显助农增收

近年来,甘谷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磐安“燕家韭菜”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引进推广全钢架无立柱塑料大棚,产地和产品皆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和认证。与此同时,还以磐安镇燕家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17个行政村种植韭菜,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磐安镇配套建设了韭菜专业化系列生产线,将韭菜加工成韭菜花酱、韭菜辣子酱等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已建成“燕家韭菜”品牌销售及运营管理中心1处、韭菜产品加工车间1个,引进韭菜初加工生产线1条、分拣包装线4条,组建韭菜快速运输车队1支,创建产地品牌3个,申请注册韭菜系列商标5个,开发出礼品盒装等系列衍生产品7个。

为了让“燕家韭菜”品牌更进一步发挥价值,甘谷县供销系统、磐安镇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燕家韭菜”互联网营销之路,实现韭菜及衍生品的网络化营销,拓宽韭菜销路。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中,甘谷的“燕家韭菜”产业声誉、交易单价得到大幅提升,韭菜单价交易创历史最高价6.8元/斤。据测算,“百户示范户”预计2023年底较2020年度有望增收30%以上。

据介绍,“燕家韭菜”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打响了一个在全国市场能叫响的农业产业品牌。这不仅是磐安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进程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甘谷县实现“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重要载体。

磐安镇作为“燕家韭菜”的重要产地,将继续以产业化规模经营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区域品牌,立足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持续念好“韭菜”致富经,让“燕家韭菜”更好地助农增效、农民增收。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王少飞记者王兰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