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渭水源
——渭源县着力推进省级文明县创建
(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
养老院、文化广场、乡村会客厅……近日,走进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完备的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渭源县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着力推进省级文明县创建,全力推动城乡“颜值”“气质”同提升,“物质”“精神”共富裕,渭水源头焕发出勃勃生机,增添了强大动能。
“路平了、灯亮了、人文明了……”渭源县居民陆海霞对创城以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渭源县按照“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标准,常态化推进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着力“铸魂塑形”,提升城乡“形象颜值”。
近三年,县财政投入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累计600多万元,投入城市建设经费75亿余元;仅2022年城建项目总投资达67.39亿元,城乡道路交通项目投资2.3亿元,新建、改扩建城乡道路413公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重拳出击治乱象,城乡实现了由“乱”到美的华丽蝶变。
全力推进“牛皮癣”“蜘蛛网”及车辆乱停乱放等整治行动,治理“牛皮癣”1200多处,更新临街铺面门头牌匾691块,设置大型公益广告牌、文明景观90余个;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建三提升”行动,拆除残垣断壁2453处(座)、改造提升景观771处,建设微花园、果园、菜园1288个,创建清洁村庄80个。
数据显示:2022年,渭源县新增城市绿地74.8亩,绿地率达31.8%;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以上;水源地水质达到Ш类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6%。
文明始于“心”,文明在于“行”。
走进渭源县清源镇池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银行”,电饭煲、热水壶、洗洁剂、香皂等日用物品一应俱全。
礼品兑换处,池坪村村民王彩英用打扫卫生、照顾老人赚来的积分,兑换礼品。“我要继续努力,攒够150分,换一个电饭锅。”王彩英对“道德银行”十分满意。
为推动移风易俗,渭源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银行”示范点2个,开展“道德银行”积分制试点,参与群众达6万多人次。
同时,统筹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阵地功能,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服务维度、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
目前,渭源县注册登记志愿者近7万多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4%以上,人均服务时长达到120余小时。通过“板凳会”“炕头会”“百姓夜校”等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开展各类志愿宣讲活动5000多场次、志愿服务活动1.2万多场次。
文明创建需要典型引领带动。
目前,全县建成市级文明实践乡村示范点2个;县级文明实践示范村16个、文明单位13个、文明村67个、文明社区2个、文明校园5所。
1人首次上榜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和“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1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4名少年入围“新时代甘肃好少年”……此刻,文明之花正在渭水源头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