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乐不思蜀的原意是指,刘禅在蜀国亡国之后,应司马昭的请求赴宴。当司马昭问刘禅,住在魏国的感觉如何时,刘禅回答道,在这里非常快乐,并不思念蜀国。因此,此间乐不思蜀原意是指,刘禅在亡国之后,甘心为他人的俘虏,并没有复国的念头。而现在常常用于比喻一个人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在新环境中感到非常快乐,并不思念自己原本生活的环境。
一、此间乐不思蜀的典故
东汉末年时期,中原的领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势力,分别是魏国,吴国,蜀国。刘备居于蜀地的领域,建立了蜀国。然而,刘备并没有完成统一三国的愿望。在刘备死后,刘备的儿子刘禅继承了王位。刘禅就是俗语中扶不起的刘阿斗中的阿斗,其才智平庸,并且在上任后极度昏庸,并没有治国的才能。
当前朝建国有功并且有才情的大臣们一个一个死去后,以刘禅的资质并不足以支撑整个蜀国继续存在。没多久,蜀国就被魏国所灭,刘禅不得已,只得投降。在刘禅向魏国投降之后,魏国皇帝赐予刘禅一个虚职称号,并要求刘禅迁居魏国长住。名为迁居洛阳境内长住,实际上就是将刘禅俘虏后软禁。
魏国掌握实权的司马昭曾经召开过一次宴会,为了羞辱刘禅,司马昭故意要求歌女在宴会上表演独具蜀国文化特色的曲子。随刘禅前来魏国的随从们触景生情,异常难过。而当司马昭询问刘禅此时的心情时,刘禅却回答道,此时的自己非常快乐,因而对蜀国没有一点点想念。
二、此间乐不思蜀的深意
在现代,此间乐不思蜀除了比喻人们很快适应新环境,并且在新环境中感到心情愉悦之外,同时也讽刺某些人因为沉溺于欢乐或其他欲望从而忘本。现代有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朝向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欲望所吞没,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初衷。从这种程度上讲,失去本心的人与乐不思蜀的刘禅又有何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