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里,他们是护佑生命的“刀锋战士”;走进病房,他们是患者坚强的后盾;抗疫一线,他们直面病毒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虽然都是血肉之躯,但从身着白大褂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了白衣天使,以温情换真心、以仁术济苍生。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在佛山,全市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万多人,这一天,佛山无数的医生依然坚守在一线,护佑百姓健康。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群众健康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10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部门按照“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的总体思路,持续深化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全市卫生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区域医疗卫生人才高地逐步凸显,为佛山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将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第一线高高飘扬,让群众在健康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说。

抓队伍筑堡垒

倾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医师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军。要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数据显示,十年来,佛山医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2994人,比2012年增加9644人,年均增长率为6.23%。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师占比75.8%,较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16.7%,较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占比58.7%,较2012年增加8个百分点;高级职称医师占比25.7%,较2012年增加4.8个百分点。

医师队伍不断壮大的背后,是佛山多年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做好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并出实招、出硬招,从人才机制、教育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推动医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十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师队伍建设。先后高规格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高水医院建设启动会、佛山市人才工作推进会、全市中医药大会等会议,定期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市医师队伍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谋划。

佛山还不断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先后印发《佛山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暂行办法》《佛山市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关于实施高水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佛山市中医药强市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佛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

一系列的部署与规划,令全市医学人才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人才队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医师队伍专业能力同质化水稳步提高。佛山已评审认定10名“医学领军人才”、1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156名“医学骨干人才”作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对象。目前,全市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21名省名中医,佛山名医30人,佛山市名中医10人,佛山市优秀中医工作者10人。

“十四五”期间,佛山还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的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实施优质医学人才培育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名医扶持工程”,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跟踪管理,开展专科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工作。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在全市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完成党委书记、院长分设,市直属公立医院党委设置全覆盖。市和禅城区、顺德区成立民营医疗卫生健康行业党委。今年6月,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以“机关党建带动系统,整体提升行业党建”为主题,在佛山市中医院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工作现场会,交流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会上交流了如何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党建品牌、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问题,以期通过互相学借鉴,推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不断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促进党建与业务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助推全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提质量攀高峰

持续发力点燃人才驱动引擎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全国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的“国考”中,佛山多家公立医院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其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获评A等级。得分方面,在全市14家参加考核的三级公立医院中,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831.1分,在全国专科医院中排名第21名,比2019年前进12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99.9分,在全国综合类医院中排名第66名,比2019年提升了9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698.5分,在全国专科医院中排名第27名;佛山市中医院794.09分,在全国中医类医院中排名第46名。

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凝聚了佛山医务工作者们勇攀医学高峰的汗水。

早在2019年,佛山就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施高水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投入16亿元重点建设11家医院。资金重点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登峰计划”建设项目进度已达80%,42项重点项目完成建设。

目前,佛山市已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6个省级临床高水重点专科,69个省级重点专科。2021年全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达19项,资助基金累计达1754万元,创历史新高。

目前,全市78%的镇街建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诊疗圈,市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5%左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的医疗服务。

此外,佛山多措并举搭建人才引育发展台。各公立医院充分落实选人用人自主,在选准、用活、管好高层次人才上下真功夫,实施“引—用—留”三位一体人才规划。佛山多家医院还与国内领先医疗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机制,引培结合,促使医院在高端技术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柔引进肺癌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团队——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熊继柏、李佃贵、周岱翰、唐祖宣四名国医大师工作室已先后落户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与韩忠朝院士团队合作备案国家干细胞临床试验基地及备案干细胞临床试验项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首批协同医院,成立“钟南山院士专家团队工作室”……这些只是国家级专家团队助力佛山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临床诊治及科研能力的一个缩影。国家级团队的“传帮带”,进一步提升佛山多领域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和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促进相关学科“做精”“做专”“做强”。此外,佛山多家医院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招入高素质博士、博士后人才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这让佛山市民在市内就能享受到高水的医疗服务,切实增强了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一盘棋”推进,离不开佛山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我们强化实干意识,坚持党建和业务融合。通过党建来凝聚人心,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练凌东说。

重基层强公卫

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家住顺德区乐从镇的张伯患有糖尿病多年,他签约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随访。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治疗和管理,张伯从血糖控制不理想、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到血糖达标、可以拐杖行走,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在佛山,越来越多的群众像张伯一样享受到了身边家庭医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佛山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108个,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71.07%。而这仅仅是佛山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成果之一。

基层是解决群众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卫生健康民生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年来,佛山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完善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问题,提供医防融合服务,切实筑牢群众健康安全屏障。目前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42间、社区卫生服务站354间,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覆盖率达100%,另有1900多间门诊部、诊所遍布城乡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这背后也是全市7424名基层医生共同的守护。

此外,佛山还重点围绕承担传染病监测流调、风险研判评估、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配置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评估监测敏感和准确,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提升实时分析、风险研判、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等核心能力,积极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后时代的疾控体系和疾控能力现代化建设。

据统计,2017—2021年,佛山累计对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流感、新冠肺炎等33种法定传染病开展常态化监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更新出台全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全市流感监测哨点增加至19个,逐步建立佛山市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框架。

在信息惠民便民方面,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积极打造移动健康服务,基于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码建设全行业唯一身份主索引体系,“一码通用”促进全市一体化建设发展,在全市二级以上55家医疗机构实现挂号、就诊、支付、报告查询、停车空位查询等服务。“佛山卫生健康”与“广州健康通”台合作,在数字健康“广佛同城”上迈出实质一步。同时不断优化完善孕产妇预建档、母子健康手册、学生健康监护、医护执业信息公开、新冠疫苗预约等多项线上公共卫生服务,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感。

使命在肩,笃行不怠!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全系统强化担当意识、淬炼政治品格、提高履职本领,在严防疫情的基础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

■焦点

健康帮扶“红色力量”凸显

让老百姓有“医”靠

“十四五”开局之年,佛山市“接棒”杭州市结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重点开展组团式帮扶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榕江县人民医院和剑河县人民医院工作,带去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打造“带不走”的高水医疗团队。

选派专业人才“组团式”帮扶

年来,佛山卫生健康系统持续输出高素质医疗技术专业人员到多地开展对口支援,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训方式进行帮扶,发挥优势医疗资源辐射作用,更好地为东西部协作、粤西地区群众健康服务。

佛山市中医院在去年派出了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蒋开教授为首的支援团队,正式进驻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开展帮扶,助力该院高质量发展。帮扶团队进驻至今,帮助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对标二级甲等中医院高速发展建设,带来了一个崭新局面。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新院区成功搬迁;运行3个月,医院门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93.54%、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7.07%、县外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30.05%;5月挂牌成立“台江县糖尿病诊疗中心”,在县域内形成了“以县民族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乡共建糖尿病防治网络;5月30日,台江县民族中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与佛山市中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成功对接,实现了自医院搬迁后的第一例远程视频多学科会诊……在佛山市中医院帮扶专家倾情投入下,台江老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分别与墨脱县人民医院、墨脱县藏医院签订“十四五”期间对口帮扶协议,同期派出新一轮对口帮扶人员,包括急诊科、脑病科、骨科以及医学影像科业务技术骨干,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和柔援藏相结合,为墨脱县人民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提升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同时加强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整体实力。

此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利用远程诊疗技术为省内粤西联盟医院提供放射诊断和服务145人次,并为贵州省三穗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远程影像诊断台,签订了免费服务协议,解决了三穗县妇幼保健院放射设备和放射诊断人才缺乏所导致的问题短板,为受援医院解决了实际困难及医疗难点,实现了佛山和黔东南州的医疗帮扶成果。

“输血”+“造血”

为当地培养优质医疗团队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县27万多人口的医疗、急救任务,该院新院区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将迎来“一院两区”发展新格局,但在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去年8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区志坚、陆锡洲两名专家到该院骨科、妇产科帮扶。一年以来,他们与当地医护人员紧密协作,在专业“精准”赋能上下功夫,不仅“输血供氧”,而且“造血制氧”,切实提升学科技术水,也尽力为当地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区志坚在当地开展关节镜技术,填补了当地该技术的空白,使镇远县人民医院在运动损伤治疗上迈入了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时代;陆锡洲为当地带去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开展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等一系列在当地首次进行的手术,并协同当地妇产科制定了科室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目标,就规范的手术操作、手术难点及注意事项等为妇产科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及操作讲解,并通过实战“传、帮、带、教”,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倾囊相授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医疗团队的还有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该院新生儿科自2015年起与德庆妇幼新生儿科建立合作联盟。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持续不断提供技术帮扶,促进德庆新生儿科技术水提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佛山市共派出847人次医务人员,参与各帮扶地的对口支援工作。2019年,佛山市被推荐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介绍凉山州卫生健康帮扶工作经验。(●撰文:夏小荔佛卫宣摄影:戴嘉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