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东莞仲裁委员会(下称“东莞仲裁委”)顺利办结首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代理仲裁案件,这亦是首位到东莞执业的香港律师邓兆驹以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身份代理办结的首宗案件。9月6日,邓兆驹获颁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正式加入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

作为这宗案件解决参与主体的东莞仲裁委,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仲裁+”服务持续升级优化,通过打造多元化的新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惠及广大群众和企业。

近年来,东莞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深化同港澳地区法律服务业交流合作,致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大湾区融合发展。由东莞迎来首位执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到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参与代理仲裁案件实践,东莞着力吸引更多港澳专业人士集聚,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努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提供优质高效仲裁法律服务

10月12日,东莞仲裁委通过线上视频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邓兆驹作为企业的代理人参加庭审。

据了解,该案涉及某香港法人独资企业参与项目规划设计竞赛邀标的服务合同纠纷。东莞仲裁委受案后,秉持“专业高效,优质服务”工作理念,及时推进相关仲裁程序,迅速安排仲裁秘书无缝对接,建立畅通沟通渠道,做好案件办理各项工作。

由于疫情原因,邓兆驹无法来到东莞现场开庭,东莞仲裁委即启用便捷的线上视频庭审系统,确保仲裁庭审顺利如期进行。开庭前,办案秘书迅速与参与庭审的双方说明线上庭审有关要求和线上庭审系统操作指引。本次庭审历时两个半小时,庭审中,双方围绕设计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展开举证、质证和辩论,庭审过程按照有关程序有序推进。

“由于疫情关系,我未能亲身到庭参与庭审,但通过手机线上参与庭审,感觉如临现场。这次庭审令我对内地仲裁庭的效率十分敬佩,而这次经验亦令我获益良多。”邓兆驹说。

在多名仲裁员和办案秘书等共同努力下,此次组庭后仅用49天便作出裁决,顺利结案。庭审结束后,邓兆驹谈及其在内地仲裁“首秀”,他说:“东莞仲裁委庭审安排完善,仲裁员非常专业,仲裁秘书工作高效,整个庭审过程进行顺利。”

邓兆驹说:“香港律师在内地执业并代理仲裁案件,不仅有利于内地仲裁行业与香港仲裁实践互融互利,亦有利于吸引更多香港民商事主体选择内地仲裁机构作为纠纷解决机构,提升内地仲裁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获颁执业证,有助于打破粤港澳法律制度壁垒,对于发挥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的专业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首批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的内地九市之一,东莞积极为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提供执业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促进莞港澳律师行业常态化交流协作,从而进一步集聚三地法律行业专业力量。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基础。东莞是全国“外贸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港澳台资企业数量众多。东莞通过积极深化三地法律服务领域合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东莞市政府统一组建的东莞仲裁委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法人形式组建的仲裁委员会,自2021年3月对外受案以来,高效服务大湾区民商事主体。目前,东莞仲裁委组建了高水平国际化仲裁员队伍,有针对性地吸纳国际贸易等领域且具备外语开庭能力的仲裁员,对外聘任了360名境内外优秀仲裁员。

东莞仲裁委将坚持立足东莞、面向大湾区、辐射国内外,充分发挥自身机制体制创新和大湾区的独特优势,积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法治领域“软联通”,着力吸引更多港澳专业人士参与内地仲裁工作,为广大民商事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积极助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仲裁+”服务持续升级优化

此次,东莞仲裁委办结首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代理仲裁案件,是通过在线方式开展,解决现实困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得益于东莞仲裁委积极践行纠纷解决新渠道,促进“仲裁+”服务持续升级优化,以创新服务惠及广大群众和企业。尤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东莞仲裁委提供在线进行所有仲裁程序,包括所有开庭、调解和其他仲裁程序等均可在线进行,做到足不出户“云仲裁”。

东莞仲裁委顺利办结首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代理仲裁案件,与其成立以来的积极探索实践是分不开的。

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东莞将仲裁作为多元化解争议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月15日,东莞市东莞公证处与东莞仲裁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创性推行“仲裁+公证”提存合作,圆满调解一起民间借款纠纷案,开辟了新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双方发挥各自的平台功能和专业优势,创新服务方式,不仅深化了仲裁机构与公证行业融合发展,同时为解决同类型的民间借款纠纷提供了借鉴样本。

4月21日,东莞市东莞公证处与东莞仲裁委举行法律服务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推进“仲裁+公证”深度融合,通过具有创新价值的有益尝试,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助力东莞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

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东莞仲裁委通过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服务融合,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新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助力东莞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推动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东莞仲裁委自正式对外受案以来,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仲裁在矛盾纠纷化解的前端作用。

如果“仲裁+公证”融合解决纠纷实现“1+1>2”的效果,那么“调解+仲裁”融合便成就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之路。

东莞仲裁委通过创新“调解+仲裁”措施,成功解决了一起企业加工合同纠纷案件,双方的加工合同纠纷标的金额达数百万元。东莞仲裁委通过“调解+仲裁”介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构建多元纠纷调处解决机制,为最终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调解+仲裁”效果初显,东莞仲裁委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继续深耕服务领域。7月12日,东莞仲裁委与东莞市金消协、东莞市金调委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金融纠纷仲调对接机制,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和仲裁机构在解决金融纠纷中的作用。

发挥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东莞仲裁委将重视顺应广大民商事主体对仲裁服务的新需求。接下来,东莞仲裁委将充分发挥互联网和远程操作的优势,全面实施线上案件管理,不断升级完善相关线上系统,持续完善远程视频开庭功能开发,确保仲裁程序各环节顺畅推进,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文宏认为,推动港澳律师到内地执业,能够打破内地和港澳三种法律制度带来的法律服务壁垒,吸纳港澳法律人才提供法律服务。两地在律师行业开展常态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双向奔赴”,这对于助力东莞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积极的意义。(●南方日报记者何建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