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地块二,折合亩产736公斤……”去年10月底,在云南开远市中和营镇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和当地村民一起测产。  530多亩平均亩产661.81公斤!“都是优质稻,产量高、口感好。”朱有勇对结果很满意。中和营镇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是云南推动水稻旱地种植,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的一个缩影。  水稻,自古以来都是种在水田里。我国一些山区,群众没有水田,不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为破解这一难题,山多旱地多、水稻产能不足的云南,近年来积极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并集成轻简化种植模式,让水稻“上山”,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体现。

技术突破,水稻能“上山”中和营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缺水,气候干旱。多年来,中和营镇只种耐旱作物。朱有勇说,脱贫之后,大米成为基本口粮,但要到市场去买,当地村民特别想吃自己种的大米。  社会需求就是创新的驱动力!科研团队便着手研究“水稻旱作”。  水稻旱作,并不是把水稻插在旱地里那么简单。朱有勇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禾本植物分蘖能力。朱有勇说,分蘖,通俗地说是一棵秧插下去长成一丛稻株,一粒稻谷变成几十粒,水稻淹水种植,需要在水里才能完成分蘖。  团队利用杂交优势育成的系列新品种,能实现在旱地与在水田里一样分蘖旺盛,并且根系发达扎得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抗旱能力增强。  除草也是令农民头疼的事。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旱地水稻出苗后,适逢高温多雨季节,杂草长势快,种类繁多,与秧苗争肥、争水、争光,导致旱稻减产。原来许多村民看到草出头才除草,研究团队为村民提供杂草萌芽期封草技术,选择适用除草剂,便能及时有效解决杂草问题。  还有水肥管理技术,一下子让老百姓掌握很困难,科研团队就办培训班、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成果,相信水稻旱地种植技术。  朱有勇说,他们的技术突破了两个关键难点:一是利用杂交优势突破水稻旱地种植分蘖不足的难点,育成旱地条件下分蘖旺盛的“滇禾优615”等系列品种;二是基于旱地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研发出水稻旱地种植的封草技术,解决旱地杂草危害严重的问题。  随后,朱有勇团队在中和营镇做示范。一开始定的亩产目标是500公斤,而测产下来,最高达736.28公斤,超出朱有勇的预期。

推广有力,群众受益多云南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405亩旱种杂交稻获丰收,总产28万公斤。“村民人均可得稻谷逾千公斤。”朱有勇说,村里只有旱地,以前村民吃大米要去市场上买,因推广旱种杂交稻,村民实现了“大米自由”。  云南山区面积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水稻种植缺水。水稻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杜云龙说,杂交稻旱种需水量不高,可充分发挥云南山地产粮的潜力。  为集成推广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旱种绿色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云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部门、群众等形成合力,积极培育生产主体、建设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应用。  2022年,云南出台杂交稻旱种推广实施方案,以海拔1700米以下雨热资源丰富的中低海拔区旱地作为重点,推广种植50万亩。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道金荣介绍,有关方面还建立专家指导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西双版纳州去年旱种杂交稻面积10.6万亩。“最高亩产550公斤,最低400公斤左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普丽花说,前几年州里进行旱种试验,与经济作物套种,积累了一定经验。2022年利用无法种植大春作物的田地种植,为群众提供农资补助、技术指导,推广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云南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安排1亿元的推广资金,以补助农资等形式,减轻农户种植负担。“我们免费提供种子、育秧农资。”开远市灵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荣建文说,他们已在平缓旱地推广100亩旱种杂交稻,群众接受度较高。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全省杂交稻旱种2022年试点任务超额完成,今年预计推广面积不少于50万亩。开远市灵泉街道崩打村种植户张伟去年尝试杂交稻旱种,2022年种植面积4亩多,平均亩产超400公斤。在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下,张伟全程按技术规程种植,获得丰收。

扩面提质,让“滇禾”出滇相对于普通水稻,尽管旱种的杂交稻需水量较少,但种植地年降水量仍需满足一定标准。“大部分适种的南方山区,靠自然降雨就能实现水稻生产,可节约生产用水等成本投入。”朱有勇说,新技术还省去育秧、插秧等环节,在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割等环节更加便利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成效明显。  有关学者认为,杂交稻旱种利用传统旱地种植水稻,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对推进我国缺水并适种地区种植稻谷,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需加强工作力度,扩面提质。  目前,云南已选育适宜不同海拔高度的“滇禾优615”“云陆142”等杂交稻品种,它们具有耐旱、抗病、分蘖力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利于在不同地区开展旱地种植。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博士李娟介绍,全省大面积推广的“滇禾优615”是该所与企业联合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该品种利用杂交优势在旱地条件下根系分蘖依然旺盛,并具有耐冷的优势。全省10余个点位测产统计显示,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逾500公斤。  云南通过建设旱稻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不同地区的旱稻生产,扩大对周边群众影响力。杜云龙介绍,在一些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的区域,可实行经济作物或果林与杂交稻旱种相结合,促进土地的多元化种植与利用。  朱有勇说,新技术推广要一步步走。农民需要掌握“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完全接受需一定时间,农业科技人员要稳扎稳打。“针对杂草防治、虫害防控等内容,科研部门集成技术体系,并培训农户。”  2015年,朱有勇作为中国工程院驻村科技特派员在云南澜沧县驻村帮扶,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推广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科技成果,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摘帽。现在,朱有勇团队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405亩水稻旱地种植,村民人均获稻谷逾1000公斤。  “论文不要锁在抽屉里,不要贴在墙上,论文要写在大地上。”朱有勇说,农业科技人员要接地气,成果也要接地气,科研成果就能真正地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创造价值。他希望杂交稻旱种技术走出云南,让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