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河”变身“惠民河”


(资料图片)

——会宁县积极谋划解决祖厉河治理难题见实效

会宁县祖厉河沿河打造的汉唐街成为县城一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陈坤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彭雯通讯员牛丽娜

初春的祖厉河,水质清澈透亮,水面波光粼粼。

发源于华家岭北侧的祖河和厉河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被称为祖厉河。它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会宁县的主要河流之一。过去,这里沟壑纵横,夏季流水,冬季干枯,两岸的盐碱地寸草不生,是地处城市的一条烂泥沟。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谋划解决祖厉河治理难题,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立足水资源禀赋,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持续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在修筑堤岸、治理河道的同时,全面推进祖厉河聚水和淤地坝集水+坡改梯拦水+小流域治水+氧化塘截水+水保林蓄水的“1+N”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出沿河经济带和生态恢复保护区,走出了一条富有会宁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子,曾经的“苦水河”正在变身为一条“惠民河”。

整治脏乱差河道展新颜

会宁人薛凯今年58岁,曾亲眼见证过祖厉河的落败与不堪。“多年前,祖厉河会宁河段常年经洪水冲刷,岸坎千疮百孔,防洪能力低,环境也是脏、乱、差。”

为拯救母亲河,2012年起,会宁县决定实施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一条主轴、两条主线”的建设思路,治理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投资7.48亿元,治理河道14.85公里,修建护岸护堤29.7公里。当年6月,祖厉河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综合治理龙王庙至寨子桥段河道4.5公里,新建复合式堤防9公里、橡胶坝6座。

2015年3月,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治理范围为一期工程末端开始向下游至柳湖水库北端,治理河长4.4公里。

治理的同时,当地采取雨污分流的处理措施,将污水通过污水集流干管引至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行再利用;雨水、洪水通过堤防底部排洪涵管进入河道。

经过治理后,祖厉河河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岸成了人们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集”水“蓄”水构筑“生态路”

祖厉河河道的治理,是会宁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会宁县全面推进重点区域封育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封育保护、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侵蚀沟综合治理和人工林草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开展祖厉河流域黄土高原固沟保塬,协调推进渭河、关川河生态湿地综合治理,在黄河上游华家岭会宁县境内的河沟谷中修建多座淤地坝,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湿地面积,奋力创建黄河上游华家岭“两山”基地和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目前,已实施庙湾、苏堡、张家山、武家岔、糜地湾、周湾1号、2号等7座淤地坝,治理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拦蓄水量30万立方米。

会宁县围绕构建祖厉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带,积极探索祖厉河“生态治理+”的路子,坚持生态“治城”、示范“治河”、全域“治山”、统筹“治污”、创新“治村”、产业“治田”,持续推进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暨国道247线综合治理。同时,推进会宁县黄河上游华家岭“两山”基地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美丽新会宁。

“治”水“聚”水共护“幸福河”

治理水土流失是守住绿水青山的关键,更是生态优先的生动实践。

会宁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着力构筑“一带两廊三区”的立体化县域生态格局,全力打造绿色秀美山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以前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极大地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激发了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会宁县八里湾乡副乡长孙家琛说道。

据了解,会宁县对祖厉河干流、和王川、八里沟等17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4.30平方公里。

治理祖厉河、改善水环境、修复大生态。如今,祖厉河区域内90%坡耕地梯田化,60%荒坡林草化,年输沙量减少215万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5%以上,县域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2.68%、56.76%。

“县水务局将抢抓祖厉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试点机遇,全力推进祖厉河全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提高水土保持率,以实际行动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会宁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彦功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