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读了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颇有收获。这本书原先是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边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于1953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随后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主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该文章从思想理论上总结了党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作者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对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对于毛主席,我一直怀着最高的崇敬与敬佩。这篇文章虽然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却依然适用于现代。拜读完后,我感受到自身也必须拿出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那样,重视学,善于学,热爱学,做一个学型积极分子。要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充分准备,不能一知半解,不能不懂装懂,不能"想当然",更不能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历史,尤其是百年的文化史,不能满脑子都是外国文化,更不能不能“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刚开始阅读时,我只是钦佩毛主席的文采,文章的思路特别清晰,语句非常严谨,论据也十分确凿。随着阅读进度的推进,渐渐地,对毛主席敏锐的视角、犀利的语言更加赞同并心生同感,整篇文章旗帜鲜明的反对资本主义、主观主义,对他们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故细读文章时,我不禁对毛主席心生敬畏。这篇文章里,毛主席在文中提到的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现状的研究不够客观。二是研究历史不够全面。三是学国际经验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自己当前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仍然有警醒的实际意义。

主观主义是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而对周围环境部作系统周密的研究,对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这种作风实际上会割断历史,表现为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中国的昨天和前途都面目漆黑一团。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或叫做党不完全。用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形容的可谓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把革命乞丐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不割断历史,要懂得中国、懂得中国革命史,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此时,就会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种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的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首先,我们作任何工作,尤其是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个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凭想当然,凭一知半解就公文有约在那里发号施令。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共产党人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走过了多少弯路呀?交了多少不该交的学费呀?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人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要引以为戒,不能只是安于现状。同时学的责任意识。做任何事情,如果一旦认识到责任,那么可以这样说,事情的一半就已经做好了,另一半也就不那么难了。学也需要有一种责任,这责任集中体现在学直接地是为自己学,这恰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有责学的最好体现。

其次,在学方法上,不能简单的为学而学,要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工作去学,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提高自我的工作绩效与自身潜力为目的的学。正所谓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空洞的理论和说教是没任何用的,我们要结合现实,结合实际的去学。我们记学笔记,不能什么都记,要摘录那些对我们有借鉴和帮忙好处的文字。

再次,要培养学的激情意识。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这种感情一旦迸发出来,那就转化成为一种激情。把激情用在学上,那就是学激情,或叫做学感情。时所说学上的感情基础,就指这个而言。学,从思想认识或是思想观念看,必须要有无穷的、不可阻挡、孜孜以求、如饥似渴的激情。这样的学态度,肯定是直接的、生动的、富有生命的。这就是有情学的最好体现。

最后,要学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知识与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的根本目的,通过深入学《改造我们的学》这篇文章,我切实认识到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以严谨的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科学的学和工作方法,增强学的责任和激情意识,才能彻底、正确、及时的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学,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改善自我的学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并将其用于自我的工作中,我才能够成为一名自我认可、群众认可、领导满意的优秀好公民,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福安市支行 李翔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