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迈入“双万”城市。2012年—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由5190.20亿元提升到10855.35亿元,连跨5个千亿大关,GDP突破万亿,书写了制造业发展的传奇。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东莞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石的“金字塔”式产业体系。截至2021年底,东莞形成了由20万家工业企业、超过1.2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上市企业和24家超百亿企业、3家千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东莞坚定不移把先进制造作为发展的“根”与“魂”,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推动经济发展在万亿新起点上行稳致远。
奋斗岁月
科创引领,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
9月23日,东莞市科技局召开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动员辅导暨科技奖政策宣讲会,东莞对获奖项目最高配套奖励500万元。今年4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由陈和生院士领衔的“散裂中子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东莞自2016年来再次获得该奖项。
科技创新已成为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科研平台支撑、创新成果转化、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创业创富活力等多重举措,东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
在科研平台支撑上,东莞正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2021年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此外,东莞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基础设施集群;于2021年12月通过科技部评估,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中国散裂中子源2018年建成,结束了珠三角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散裂中子源是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在材料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子散射技术能拍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
在创新成果转化上,东莞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实施“卡脖子”技术研发。截至2021年底,东莞科研机构和企业牵头和参与国家项目24项,获批省项目44项;开展研发投入服务,2020年东莞R&D经费占比提至3.54%,排名广东省第二;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2021年底,全社会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比例达94%,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达47.2%;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2021年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企业达到1.02万家。
在壮大创新主体上,东莞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高企数量达7374家,位居广东省第三位。东莞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企业”发展梯队,给予重点支持。
在激发创新创业创富活力上,东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实行科技资金管理机制改革,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更多自主权;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去年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94亿元,惠及企业2175家;举办多层次多类型创新创业活动,包括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松山湖建园20周年的“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技术经理人培训班、科创训练营、华为开发者大会分会场等大型活动。
得益于科技创新支撑,东莞经济产出密度位居全国第三位。2020年,全市实现地均GDP达到3.92亿元/平方公里,经济产出密度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第三,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动能转换,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
8月26日,东莞市举办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大会以“有空间,进莞来”为主题,主会场设在东莞迎宾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滨海湾新区设立5个市内分会场,在德国、日本、以色列、阿联酋等国家设立4个海外分会场。大会硕果累累,共签约项目72宗,涉及投资总额近1100亿元。
近年来,东莞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以新动能催生新竞争力,加快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
东莞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传统的“五支四特”产业基础之上,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这七大产业作为重要发力领域。
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松山湖片区)位于松山湖三角地及台湾科技园部分,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总规划面积1.66平方千米,是东莞正在迅速成长的新兴产业集群。
东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总部经济长足发展,树立“东莞制造”新标杆。
2020年,阿里巴巴淘宝大学与东莞网红直播带货基地举行合作签约暨品牌企业入驻仪式,首批进驻企业30家。去年,2021DiD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创新设计论坛在鳒鱼洲文创园举行,为东莞先进制造赋能。
东莞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引导产业集聚绿色发展、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
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生产线所有设备运行和监测都通过DCS、QCS和MCS等智能系统实现,实现节能减排。东莞海斯坦普早年就推行清洁生产,率先创建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今年上半年,东莞新兴产业的产量快速增长。工业仪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表、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0.6%、154.6%、66.7%、47.9%,支撑东莞经济稳定发展。
数字赋能,开启智造发展新篇章
9月3日,第13届东莞台博会在东莞厚街镇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圆满闭幕,超26.8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观展,超4000名采购商进场采购,历届台博会累计促成合作意向337.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台博会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元素,集结17个省内外城市及22个东莞镇街(园区)组团参展,规模、规格创历届新高。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东莞推进先进制造数字赋智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东莞”。
东莞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围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政策体系、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布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3月,粤港澳大湾区青商数字制造中心项目落户水乡功能区,项目总投资7亿元;4月,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暨东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松山湖光大We谷举办。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日益健全,赋能效应正在释放。
东莞的一批龙头企业,已经尝到了数字经济带来的“甜头”。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电子数字化平台,在手机上就能了解企业生产全流程动态;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个性印制云平台项目,是公司首条“5G智能产线”,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采用二维码工卡扫描的管理方式,可以准确显示工作完成度和良品率等。
东莞还孕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支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经济深度转型,打造一批数字化赋能中心、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标志性项目。
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制造名城东莞将书写更多精彩的发展故事。
奋进者说
张国军: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东莞产业发展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院长张国军已经来到东莞10多年,亲身经历了东莞十年来的迅速发展。
张国军介绍,工研院是东莞32家新型研发机构之一,也是东莞贯彻“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理念的产物。自2007年成立以来,工研院已经组建了600余人的研发团队,1000余人的工程化团队;获得技术服务资质2000余项,服务企业1万余家;建立了10个产业园,4个国家级孵化器,孵化企业1252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73家,持股企业在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市11家(含过会3家)。
张国军将工研院的运作模式形容成“三无三有”: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运行经费;有政府大力支持,有自我造血能力,有“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0年,工研院理事会就通过了“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50%—70%,归创造该知识产权的团队所有”的决议。2020年,工研院理事会出台新决议,将奖励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0%—90%,让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最充分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良好机制的激励下,工研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核心功能部件上,研发的工业级RFID(射频识别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发出国际首台单模块5k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30kW合束激光器;在高端制造装备上,开发的3D曲面玻璃热弯成形装备性能优于国际龙头企业,开发的大尺寸贴合装备效率国际最高;在工业大数据上,“广智云”产品已在格力、吉利、方太等大企业成功应用。
“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让工研院与东莞共同成长。”张国军说,建设新兴源头技术创新机构,以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创新机制,开拓技术与产业化结合的新途径,为东莞制造业发展转型贡献力量。
“东莞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得非常好,还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创业。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东莞的区位优势突出,是我们发展的好机遇。”张国军说,未来,工研院将继续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问题,推动研发方向往高处走、产业发展往实处走、空间拓展往远处走、机制改革向深处走,争取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