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父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情突然降临到了我的母亲身上……渴望你们能给我母亲一点帮助。”10月8日,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古道村,一张大红纸手写的捐款倡议书张贴村头房屋外墙上后,短短3天时间,就已经募集到爱心款2万多元,为患者家属雪中送炭。这是长洲区倡导互帮互助,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近年来,长洲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乡村文化生活更为丰富,乡村气象焕然一新。
小善大爱吹拂文明乡风。长洲区古道村爱心的迅速集结,得益于近年来该村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吸收有威望的乡贤、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为调解员,把乡风文明工作做到位,在邻里矛盾纠纷、家庭纷争中充当调解员,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发生;注重发挥村党组织和小组组长示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党员活动日、电影下乡等活动,将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惠民政策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加强网格化管理,按组划分网格并组建微信群,及时收集村中存在矛盾的隐患点并及时疏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贯彻,引导村民积极向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古道村是长洲区乡风文明快步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梧州市长洲区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建立三个机制、打造三个平台、注重三个结合,推动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打造三个平台,提升文明程度。一是打造宣传平台。发挥道德讲堂等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陈规陋习的危害,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的新理念新风尚,引导群众追求文明生活方式。二是打造文化平台。组织长洲区诗词学会、民间文艺队等创作700多首原创诗词、下俚歌、采茶剧等接地气的原创本土作品,深入乡镇村演出80多场次,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三是打造服务平台。全面建成镇街和26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团队接单”的形式,开展互帮互助、健康义诊、防溺水、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90多场次。
建立三个机制,推动长效建设。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构建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主抓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挂图督战机制,对乡风文明年度工作任务实行挂图作战,细化时间节点、目标责任等要求,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标准、管理制度、考核机制,把乡风、村风、家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作为年度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建立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开展乡风、村风、家风建设的内生动力,目前长洲区的26个行政村均修订了村规民约,有效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注重三个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注重与文明村镇创建相结合,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创建活动。注重与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以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为载体,开展“我们的美好生活清廉家风分享”等活动21场次,让小家庭传递大美德,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注重与干部作风整顿相结合。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以党风政风带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
良好的乡风文明,为长洲区的发展增添了动力。近年来,富万村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满满,2021年富万村集体经济达60多万元,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本报记者潘登通讯员史秋兰欧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