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南水北调,水质是关键。8月23日,“一泓碧波 只此青绿——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发展”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在南阳启动,参加媒体实地走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及丹江口水库等,看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了解保水护水背后的故事。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在淅川县陶岔渠首,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应急平台的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丹江口水库的水位、流量等各项数据。

陶岔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渠首设立了1个水质实验室、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水质在线浮标站和4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6个地下水监测井。为实现入渠水质全周期监测,日常工作中还采取了人工巡查、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与精密仪器设备检测分析相结合的严密措施。

初秋时节的丹江口水库,一碧万顷,壮丽如画。作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流动的黄金海”“亚洲天池”“内陆太平洋”等诸多美誉,其中淅川县境内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49%,库岸线长1100余公里。

清澈碧绿的丹江水离不开一群“护水者”的坚守。他们克服了工作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外业艰苦等困难,信守了不让一滴污染水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承诺。

“2021年支队成立以来,累计集中巡库300余次、常态化巡库1600余次,严厉查处非法捕捞、非法垂钓、非法钓鱼排筏、‘三无’船舶、库汊围网、违规建设等问题1000余起,有效遏制了库区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水上安全稳定。”南阳市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常务副支队长刘宇说。

他表示,为深入实施库周岸线清洁,该支队还科学管理15个乡镇2400多名公益岗位“护水员”,常态化维护库周清洁卫生,提升保水护水实效。

2021年10月,淅川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淅川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写入全球百个生态保护案例。

淅川县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张尚介绍,淅川县创新“互联网+护水”机制,先后投资1.2亿元,整合“四网络两平台”,在库区、主要入库河流和跨渠桥梁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00多个,对入库五大河流、库区周边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全方位、全覆盖监控。组建8000余人的清漂、护水、护林队伍,实施全县生态环境的常态保护。

据悉,截至2023年8月23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达583.15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惠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河南,十余座省辖市用上南水北调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九成以上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饮用黄河水的历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