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找一样能代表望埠镇的特色美食,那就不得不说望埠腐竹……”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林再兴录制小视频,帮助农户宣传推广家乡特色美食。

年来,英德市依托“乡村名嘴”“乡村新闻官”力量,抓播报、出品牌、办活动、聚合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更灵活多样的形式、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形成覆盖更广泛、信息更通畅、传播更快速的基层宣讲英德故事,全力打通基层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队伍建设

在三个“以”字上下功夫

以“土专家”建“大队伍”。积极探索基层宣讲新模式,创新组建了“乡村名嘴”农村宣讲员队伍,采取“六不定”原则,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人数、不定语言、不定方式、不定内容,着力破解农村宣讲接受难、深入难、持续难“三难”问题,推动实现“一个行政村有一个农村宣讲员”目标。结合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工作要求,选取政治素质优、道德品质优、群众评价优、综合素质优的乡村名嘴、乡村能人、新乡贤等汇聚“土专家”“土秀才”力量,重新组建了一支政治能力素养好、乡村业务知识熟、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乡村新闻官队伍,进一步发挥乡村新闻官传思想、传文明、传文化、助乡村振兴职能。目前,全市299条行政村(社区)中,清远市级乡村新闻官63人,有乡村新闻官积极分子243名。

以“小培训”育“大工匠”。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开展农村宣讲员“十大乡村名嘴”宣讲大赛、乡村新闻官播报大赛等宣讲赛事,大赛要求全员参赛,以赛代训、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全面提升促进综合宣讲播报能力。针对乡村新闻官在“三传一助”播报中存在的新媒体技术运用、新闻元素挖掘应用等弱项和短板,先后进行了短视频采编技巧、出镜、语言运用、直播技巧等培训。积极探索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内容实战化、培训载体创新化,统筹实施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座谈交流、脱产上课、实战指导等多元系统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新闻官播报水能力。

以“带头人”登“大舞台”。注重发挥“头雁效应”,培育选拔农村基层宣讲带头人,结合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工作要求,在每个镇(街)选拔培养1名以上“带头人”,带领乡村新闻官活跃在广大乡村,线上线下同步宣讲播报,全方位宣传推介当地好山好水好风物。共培养了英城街道肖立鑫、九龙镇陈观水、大洞镇黄扬庆、石牯塘镇郑国能、石牯塘朱宁宁等20多名乡村新闻官“带头人”,出色完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播报任务。

做好新闻播报

在“新”字上求突破

大胆探索创新,从2020年起在英德市融媒体开办了“电台+电视”播报,选取一些乡村新闻官走进市广播电台,开展广播基层宣讲和新闻播报活动,录制了6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宣讲视频音频,“台电”同步播报,受到广泛关注。

在“悦英德”APP上创新开通“乡村新闻官”频道,推出了乡村新闻官原创短视频及图文通讯稿2660余篇,用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制作推出了“三传一助”播报视频,台总浏览量560多万。同时,充分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台,使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影响力。

为帮助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在“英德发布”推出“助农+专题”播报,深挖当地九龙豆腐、横石塘黑皮果蔗、锦潭河鲜等一批农产品,助农富农。疫情防控期间,“乡村新闻官”肖立鑫通过播报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300万斤,号召了一批社会爱心人士捐赠驰援湖北物资140吨,并吸引一些企业主动捐赠低收入家庭种植肥料10余万元;乡村新闻官陈观水主动联系4个公司和合作社,向清远市人民医院和英德市人民医院捐赠桑芽菜2000包、豆腐1100盒及一大批蔬菜,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食品保障;2020年初九龙镇砂糖橘滞销,乡村新闻官积极分子曾秋姐自家的砂糖橘也面临滞销,但她主动联系商户上门收果,优先帮助其他农户售出80万斤;2021年石牯塘镇乡村新闻官郑国能成立共享鸡舍项目,利用短视频带货,帮助农户利用闲散劳动力增收,该项目由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的《三农群英会》栏目录制播出。

此外,乡村新闻官还根据节庆、重要事件等时间节点提前进行主题播报,如疫情防控、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禁毒等。(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焦莹 通讯员 黄振生 刘海军 谭红燕 彭玉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