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3600多个日夜更替,茂名市电白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待扬鞭自奋蹄,汇聚起“共谱电白新篇章、共圆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这十年,持续蝶变中,电白区经济社会持续增进、城乡品质显著提升、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这十年,跨越赶超中,电白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四个“百亿台阶”,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展示茂名向海而兴成果的“示范窗口”。
这十年,逐梦前行中,电白区奋力当好茂名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新增长极的主力军,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海好心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星光不负赶路人,最是奋斗动人心。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立志于打造“非珠”地区经济第一强区的城市,正踏着时代的节拍,以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勇担重任拼搏奋进。
奋斗岁月
产业提速夯实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7月23日,位于电白区沉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正式运营。这是国内第五个“木作文玩”直播基地,解决了电白沉香产品过往需将产品运(寄)到外省质检中心再“二次发货”的难题,推动沉香产品销量增长。直播基地目前入驻商家165家,日均出货量约1000单,首月销售约3000万元。此外,电白还将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开设包括沉香研究院在内的“三院一站两中心”,加速沉香行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电白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电白已成为中国沉香人工种植、生产、加工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县区,年产值突破30亿元,正向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目标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要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做好大规划、夯实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打造建筑、沉香、香精香料、人文康养等亮点品牌。”电白区委书记谭剑锋说。
电白是广东首个获得“中国建筑之乡”殊荣的地区。近年来,电白建筑业发展势头迅猛,企业数从2016年的86家增至目前的352家,总产值从2015年的430亿元增至2021年的1103.03亿元。去年以来,通过建筑业总部基地和绿色建筑产业园“双轮驱动”,电白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谋求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进发。
截至2021年底,电白本地在册香精香料企业140多家,年产值约20亿元。预计在今年年底,波顿(电白)香精香料产业园项目一期香精香料生产基地将投产。未来,在工程医疗用品生产基地和电子雾化器生产基地建成后,该产业园将有望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并助推产业年产值尽快突破100亿元。
以山海为底蕴,电白文旅康养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电白旅游综合总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3.2%。南海博贺滨海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度假区。如今,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入主赛道,电白将积极推进水东湾“美丽内湾”和南海岛建设,打造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电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研多次指出,要聚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电白聚焦聚力主导产业,盯紧主要经济指标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飞速发展,GDP从2011年的364.2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6.83亿元,年均增长8.2%。
治理提效锻造经济社会“红色动力”
9月14日晚8时,电海街道“90后”网格员邓宏丹正和安乐村第四网格党支部书记冯广源进村入户夜访群众,开展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村情民意、处理纠纷矛盾等工作。邓宏丹是电海街道首批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中的一员,入职1个多月后,她已和附近居民打成一片。
“网格党支部日常工作过去主要由村(社区)干部兼任,受本职工作限制,难免存在问题处置滞后、信息接收被动等现象。”电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专职网格员入户巡查频次更高,能推动基层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既弥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大环境下村(社区)人手不足的问题,也为‘更为专业’的‘全科网格’服务提供可能。”
2021年,电白全面实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五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同时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实现了“治理‘一盘棋’,事在网中办”。过去的一年多,“五级网格化管理”不断优化升级,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全部被统筹到网格内,使得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十年来,电白区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发展全过程,持续激发“红色动力”,让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活力。
群众家门口,干部、网格员服务到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化解。自2022年8月31日开始,依托“五级网格化管理”,电白再出实招。每逢星期三晚上,由区、镇、村干部和网格员组成的“平安大走访”队伍借着夜访走进全区337个村(社区)百姓家,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招商引资一线,党政干部率先出击,全力挖掘投资潜力。电白区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招商、分管领导主导招商、招商部门服务招商的管理体制,成立驻外招商引资工作小组,派出代表常驻广州、深圳,加强珠三角招商引资,推介优势资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项目建设现场,党政干部深入帮扶,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近年来,在工作专班、服务官制度和“3+5”产业集群“链长制”等服务机制的指引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对一”挂钩服务,精准解决问题,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民生提质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
9月14日,电白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面向初一女生免费开打。目前,电白已接种9196人(含滨海新区及高新区),超额完成今年预期目标。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电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交出了一份颇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十年间,电白城区框架拓展到55平方公里。过去一年多,搁置多年的13条“断头路”一一被打通,城区版图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也有了质的飞跃。2021年,电白率先提出、打响、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3721个自然村面貌大改观。此间,电白实现全区人口集中供水全覆盖,并在全市率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今年2月,电白再接再厉吹响了美丽宜居村建设的号角,目标在2026年实现全域达标,推动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
十年间,电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由2011年1.31万元、0.81万元增加到2021年3.18万元、2.16万元。2020年,电白建档立卡贫困户11586户26510人、35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021年,电白获评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精准扶贫”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十年间,电白坚持把教育摆在战略优先地位,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教育强区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2020年电白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成绩在全省沿海经济带37个县中排名第二,为茂名市首次获得优秀等次的县级区市。
十年间,电白不断改善民生保障。全区现有养老床位9020张,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防止返贫检测帮扶对象已100%纳入医疗保障范围。2021年,电白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区人民医院新综合楼、区中医院新院区先后投用。公立医院业务用房面积由此增至19万平方米,是原先的6.5倍;床位数增至3406张,增幅近60%。
赓续奋斗
让电白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高
南方日报:过去10年,电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颇丰。如果要概而论之,这些收获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谭剑锋(茂名市电白区委书记):电白发展的实质,根本在于始终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决策,坚定不移把“人民至上”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南针。近年来,电白区聚焦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今后,电白将继续倾心倾情倾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现实,让电白成为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高的和谐城市。
南方日报:2022年,电白先后遭遇并成功抗击“0404”“0805”疫情,请谈谈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谭剑锋:面对疫情,电白区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毫不动摇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凝聚全民战疫力量,果断精准高效开展防控工作,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电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指示要求。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6.82亿元,同比增长3.6%,两项数据均列全市第二;固投增长5.7%,排全市第二,其中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为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9%,排全市第一;社消零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也分列全市第一、第二,为夺取“双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在茂名市的发展规划中,电白被赋予发挥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集聚力、承载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使命。展望未来,电白将如何定位和发展?
谭剑锋:发展电白,要放在全市、全省和全国的大格局中,找准战略定位。电白将紧紧抓住大力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湛茂阳都市圈等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以及市三大平台、空港经济区建设。围绕“十四五”规划及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4+6”工作布局,电白要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其中,要聚焦绿色建筑、沉香和香精香料、文旅康养、海洋经济等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精准施策,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海好心之城。
一线案例
“平安大走访”
走出幸福感
9月7日,入夜后,电白区望夫镇望夫社区安静了下来,望夫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邵建春带领着社区干部、网格员开始了新一轮的“平安大走访”。社区内两个邻居因宅基地界址积怨,邵建春去到群众家里坐下耐心讲政策、摆事实,一场夜话由此展开。4个多小时后,这场纠纷被成功化解。
8月31日开始,每逢星期三晚上,电白区33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带领工作组分赴各村(社区)开展“平安大走访”工作,无缝对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干部下去、民情上来、思路出来、问题解开,切实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
“‘平安大走访’有两大特点,一是错峰夜访,二是变‘上访’为‘下访’。”电白区委政法委书记李院新说。
夜访,就是夜晚为群众服务,夜访、夜谈、夜办。电白区结合农村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的特点,推动副科级以上干部在每周三晚上集中错峰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受理群众诉求。
变“上访”为“下访”,则是借助“大走访”行动,区、镇、村干部主动下到最基层,充分发挥“调解器”和“减压阀”作用,让群众的心底话“述之有门”,前置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部分道路小车通行难,是否可以扩宽路面?”“排污管道老化了能否更换?”……9月14日晚7时30分,电白区委宣传部干部在“平安大走访”活动中走进黄岭镇石陂村,与村民围坐一起聊家常。针对村民提的问题,走访干部一一记下,“下阶段,会设法解决”。
每一支“平安大走访”队伍上门时,都会带上一份《群众反映情况登记表》,方便记录群众的所思所忧、所需所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答复解决。有悖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一时解决不了的,则要整理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部门介入处理。”李院新介绍,“大走访”的内容主要包括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
在旦场镇花园村,走访组对村民提出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进行详细回复。在马踏镇长山村,走访组连夜现场办公,成功化解村民因土地界限问题而引发的纠纷,确保污水建设工程总管网铺设工程有序进行。
“平安大走访”行动开展以来,电白成功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纠纷和信访“钉子案”,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截至9月14日,“平安大走访”开展已有两周。电白科级以上干部走访747人次,开展民情走访726次,收集问题304件,解决165件。
“这样的对话接地气,不拘束,能说清楚大家关心的问题,能解决问题。”不少群众对“平安大走访”行动给出了积极评价。(●南方日报记者邓建青 通讯员李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