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傍晚,松花江哈尔滨段,阳明滩大桥、公路大桥、松浦大桥三桥横跨南北,遥相呼应。车河流光,霓虹闪烁处,尽显两岸繁华。

南岸,哈尔滨老城区,百年积淀,凝聚振兴发展动能;北岸,哈尔滨新区,7年奋进,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

“新经济增长极”实力何来?连日来,记者走进哈尔滨新区,多方面感受经济发展的脉动。

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总量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6%,撬动投资总量越上千亿元台阶;连续三年协议引资额超千亿元,新引进产业项目363个;形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孵化经济群……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全市,一个个行业领军企业接踵入驻、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龙江版“新浦东”气势如虹。

“高精尖”企业聚集 激荡发展新动能

“iPhone组装厂商富士康将部署我们的机器人系统,以帮助其制造智能手机。”站在机器人手臂产品前,思灵机器人北方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思灵机器人北方基地项目的投资主体思灵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智能机器人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项目达产后,预计3年内实现产值5亿元,未来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培养至少5000名机器人产业工人,将为哈尔滨乃至全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手握硬核科技利剑,思灵机器人刚刚落地就显示出磁力效应。而随着深入采访记者发现,思灵机器人的“左邻右舍”也各有千秋。

黑龙江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将构建国产云底座,带动区域数字经济整体跃升;奇安信东北区总部和奇安信黑龙江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将构建全省网络安全立体化监测预警与协同处置体系,并通过产业学院认证培训中心,助力黑龙江成为引领东北、辐射全国的网络安全人才高地……

透过这些响当当的高新技术企业,铺展开来的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以数字经济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哈产业园。

作为深哈合作的典范,该园区不仅创造了两年建设一座产业新城的奇迹,而且在2021年10月科创总部一期一标段投用后,就成为哈尔滨新区招商引资的最强磁场。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471家,正式签约45家,签约入驻率达83%。”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刚告诉记者,园区内数字经济企业占比达79%,正致力打造成为龙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区。

蓬勃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凝聚起哈尔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哈尔滨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57家,年均增长30.2%,占全市的38%,占全省的24%。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2家和16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128家。R&D投入强度达到3.9%,远超全省、全市均水。累计建设各类孵化器54家,孵化面积60余万方米,在孵企业达2268家。

国家台叠加

产业结构升级引擎强劲

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第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大科学工程……年来,随着一个个国家级创新台的落地,加之2015年获批时就叠加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政策优势,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高地地位不断夯实,产业结构升级引擎强劲。

目前,位于哈尔滨新区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简称“大科学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正在申报国家验收。

“这是东北三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建设多个模拟太空环境的系统装置,是我国展开太空实验的重要依托。”哈尔滨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弛介绍,项目建成后,将面向国内外多领域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对发挥哈尔滨雄厚科技实力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建设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工大智研)2020年12月成立以来,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及AI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人才汇聚、台运营、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企业孵化”五大核心业务板块,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

“我们是由省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工大智研总经理刘劼说,工大智研将搭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台,提供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和孵化加速服务,助力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努力抢占科技创新“高点”,哈尔滨新区勇担使命、自加压力,将国家赋予新区“三区一极”的战略定位和省市明确的“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发展定位,具体化为“引领龙江改革开放”“重构哈尔滨城市架构”与“重塑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三大使命。

“重塑哈尔滨产业结构”,哈尔滨新区始终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先后推出“黄金30条”“新驱25条”等政策“组合拳”,并向全社会承诺“其他地区有的政策,新区都可以有;其他地区没有的政策,新区都可以谈”,目前已累计兑现政策资金22.6亿元,惠及企业千家。

均每年60个大项目

夯实产业强区家底儿

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高耸的塔吊、往返穿梭的工程车辆、紧张忙碌的建筑工人绘就一幅火热的建设图景。

今年6月3日开工的哈尔滨龙江学子创业园(一期)暨电子材料产业化项目(简称哈尔滨龙江学子创业园项目),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主体建设工程已初具规模,预计年底在建厂房将全部封顶。

“主要建设钛、铝、铜、锰等超高纯金属的大批量生产线以及超高纯材料分析检测研发中心,一期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项目投资主体哈尔滨同创普润科技集团负责人于启明介绍,超高纯电子材料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核心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50亿元生产规模的超高纯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哈尔滨新区新材料产业提档升级。

在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哈玻院)新材料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喜封金顶”四个红底金色大字格外醒目。从今年5月开工以来,一期工程三个标段12个单体建筑同时施工,目前已有7个封顶。

哈玻院党委副书记杨松告诉记者,该项目分二期建设,预计2025年全部完成后,可年产4600件/套复合材料制品,解决1000多人就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复合材料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紧紧抓住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一切围着产业干、一切围着项目转。新区获批以来,我们始终把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张弛告诉记者,新区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从2019年以来,该区均每年推进60个重大产业项目,为全省之首。

目前,新区已打造形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金融、食品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支撑新区、引领全市、服务全省的中坚力量。今年,新区还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四大新引擎产业”上下功夫,多个“四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本报记者 薛婧 孙海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