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陵岛十里银滩上踏浪看海,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与“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宋瓷来一次亲密接触,在阳春市春湾石林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山水之美……国庆长假,各地游客流连于山海阳江的旖旎风光中,享受休闲惬意的假期。
坐拥山、海、泉、湖、林、洞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阳江近年来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向全区域、全要素方向发展,打造以滨海旅游为龙头,以海丝文化为内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齐头并进的全域旅游格局。截至目前,阳江已建成海陵岛、阳西县、阳春市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全力创建海陵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南海Ⅰ号”打造成世界级考古品牌。
滨海旅游发展“一体两翼”
10月5日,天气晴好,阳江迎来旅游客流小高峰。
在海陵岛大角湾景区,迎着海风,有的游客在沙滩上骑沙滩车,有的在泳区内戏水。景区内,“海底漫步”项目很受欢迎,游客们戴着氧气头盔,徜徉在3米深的水下世界,与海鱼、珊瑚、海星、海参等海底生物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海陵岛东侧的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长长的木栈道在红树林内延伸,不时还能看到一群白鹭飞过。公园负责人介绍,通过多轮种植,园区红树林面积由原来300多亩增加到近1300亩,红树林生态湿地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来闸坡渔港感受渔业生产的“烟火气”,成为众多游客的假期选择。这里正在推进世界级渔港建设工程,通过扩建码头、景观改造及智慧渔港建设等,将打造成设施更先进、环境更优美的现代综合中心渔港。
为打破海陵岛滨海旅游夏季旺、冬季淡的局限,阳江提出建设“四季海陵”新思路:春季打造花海、田园、运动主题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夏季以滨海游乐、休闲度假为主;秋季以文化体验为主,重点发展南海(阳江)开渔节、晒鱼节、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冬季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温泉等设施,吸引北方游客旅居过冬,让海陵岛旅游四季常旺。
以海陵岛为代表,阳江近年滨海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当前正全面推动海陵岛与阳东区东平珍珠湾、阳西县沙扒月亮湾等滨海资源串珠成链,加快打造以海陵岛为龙头、阳东和阳西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滨海旅游发展格局。
做强海丝文化旅游产业带
每到节假日,位于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游人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外省游客。
在馆内,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古沉船“南海Ⅰ号”考古现场,近距离欣赏古沉船出水文物,还能通过VR/AR技术身临其境体验“南海Ⅰ号”航行过程。馆方开发的古船模型、宋瓷等文创产品以及适合学生群体的研学课程,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南海Ⅰ号”蕴含的海丝文化魅力。
依托“南海Ⅰ号”文化资源,阳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弘扬海丝文化、漠阳文化、疍家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海丝文化旅游产业带。
通过推动“南海Ⅰ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将广东海丝馆建成世界一流博物馆,阳江大力发展以文物发掘保护、海丝文化研究、海丝风情展示、文创展销、文艺展演为一体的海丝文化旅游产业。
在广东海丝馆旁,正在建设中的四层高、占地2.7万平方米的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格外引人注意,目前施工进度已过半,计划明年底完工交付使用。建成后,将与广东海丝馆强强联合,进一步推进“南海Ⅰ号”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成为集水下文物展览、业务研究、学术交流、文物保护为一体的文化地标。
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广东海丝馆合作成立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助力“南海Ⅰ号”文物考古和保护利用,进一步提升“南海Ⅰ号”文化吸引力,赋能阳江海丝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
建设乡村游精品线路
名山鸡笼顶海拔超过1280.5米,拥有“高山草原”美景;凌霄岩拥有“南国最美洞府”之称;春湾石林石峰林立、景象万千……受益于境内独树一帜的喀斯特地貌,9月5日,阳春市上榜全省第五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意味着阳江将新添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展生态旅游,乡村大有可为。在前期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阳江坚持连线连片、集片成带,大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首期建设11条山海兼优、各具特色,总里程达423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进一步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乡村旅游新景点。
江城区那蓬村是国画大师关山月故里,村内房屋的墙壁上绘有小桥流水等山水画,不少书画爱好者在关山月故居前的写生广场等地现场作画,书香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目前,那蓬村以大师故居为核心,建设4.9公里长的乡村游精品线路,吸引了众多美术爱好者的观光到访。
类似那蓬村的特色乡村旅游景点正在阳江各地不断涌现。阳东区东平镇13公里的“渔家风情、浪漫小镇”乡村旅游带、海陵岛谷寮民宿村、阳春田园乡村高村……目前,阳江打造的15条连线连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一批美丽乡村,全面展现阳江滨海渔村、田园乡村的优美风光和淳朴乡风,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诗和远方”。(●南方日报记者张俊赵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