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网综合消息:近年来,西宁市大通县良教乡党委政府不断创新产业帮扶模式,依托扶贫车间助力产业发展,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托起他们的就业致富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走进大通县良教乡上治泉村民族服饰加工扶贫产业园,制衣厂房宽敞明亮,80余台缝纫机整齐摆放,一大早,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哒哒的机器声和工人们的欢笑声声声入耳,热闹不已。

“经过前期的理论和实操培训,现在大家都可以很熟练的使用缝纫设备,而且我们建立了奖励机制,每天制作件数最多的会当天结算工资,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说道。

目前加工厂已经成功签单10家公司,设计生产10类产品,已生产床品2000套,运动服1000套,西裤5000多条,签订了每月500套,连续三年的稳定订单。年吸纳就业120人次,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有效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我们上治泉村在村委会建了扶贫车间,离家近,就业方便,工作稳定,我们的村民不出村就能干活挣钱,像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最适合在扶贫车间里干活了,不仅务工近还能看好娃、管好家。”上治泉村主任马永贵说道。

上治泉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紧盯“产业兴农、人才强农、技能富农”目标,打造“党支部+集体+企业+农户”合作项目新模式,让“指尖技艺”带动“指尖经济”,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企业增效益,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良教乡党委政府积极开辟“技能兴乡”新路径,创建残疾人实训基地,8月30日,该基地第一期为期1个月的残疾人服装制作培训班开班,全乡共20名残疾人参加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上治泉村扶贫产业园打造‘一心四园’,即技能培训中心,扶贫产业园、联农带农产业园、民族团结石榴籽产业园、残疾人就业产业园。结合‘一核三抓’产业带就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持久生命力、可巩固的产业,不断扩宽我乡群众就业渠道,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良教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