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梅州市获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广东省已有3座城市获评“十四五”期间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此前,广州市和深圳市入选首批名单。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以5年为一个周期。“十四五”期间计划全国建成16—18个重点城市。

2021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7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遴选办法》。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超过40个城市提交申请,竞争激烈。

那么,在全国数十个申报城市中,广东三城为何能脱颖而出?而它们又将肩负起怎样的使命?

各具特色▶▷

梅州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样板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首先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造可供借鉴推广的有益经验,共同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实现新的发展”。示范,是此次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评选的最重要指针之一。

在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主任程志文看来,广东这3座城市之所以能获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是因其足球发展各有鲜明特色,均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首批入选的城市名单里,大部分都是足球发展具备传统优势的一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而第二批则包括像梅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样有历史底蕴的地市。”程志文说。

同为第一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广州、深圳有其相似之处,并且在足球工作上具备传统优势,但广州和深圳之间也各有特色。

“广州更多的是传统,因为说到广州足球它就有鲜明的南派足球特色,历史上也曾经涌现出容志行、古广明、彭伟国等许多技术出众的优秀队员。广州足球本土化的特征很明显,那就是小快灵,脚下技术好。”

“如果说到深圳,因为深圳的城市特征是南北交融。那么它的优势是人才储备雄厚、对外交流频繁,城市的交融同样也体现在足球的风格上。”

梅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入选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名单,则可能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梅州有一百多年的足球底蕴。梅州足球的群众基础好,文化氛围浓厚,民间关心足球,热爱足球,再加上社会俱乐部和业余机构方方面面的努力,使得梅州足球处于一个很厚的塔基之上。”程志文说。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足改切忌‘一刀切’。在这一点上,梅州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统筹,使得整个机制运转相当顺畅。五华作为一个县级市,能够做到‘一城两超’,而且在当下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之下,俱乐部能够做到不欠薪、不负债,这就是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紧紧抓住青少年足球培训这一关键工作,大力实施“双青”工程,立足培育青苗、发展青训,构建以中国足协梅州青训中心为统领,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俱乐部、专业足球学校、市县体校和校园足球协调发展的“1+5”青苗青训模式。这一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广东省的认可和重视。

程志文表示,广东3座城市之间的足球发展并不存在互相比较的关系,而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起到引领作用,为中国足球发展贡献“广东经验”。

紧抓机遇▶▷

重点城市建设解决发展痛点

实际上,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足球发展历史上,曾进行过数次评选。

“虽然过去搞过几次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评选,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足球当前发展的情况和时空背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足球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智库专家谭建湘认为。

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推进建设足球重点城市,就是要通过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足球发展路径,加快推动我国足球水整体提高。“可以说,中国足球发展现在面临着新一轮机遇。”谭建湘说。足球重点城市既有地方领导牵头重视,又有资金扶持,中国足球理应做得更好。

“足球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实际上我们通过这些年的摸索也了解了它的一些规律。一是青训的普及和提高;二是要强调足球的育人功能,在精神层面上树立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精神。”谭建湘说。

“趁着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东风,解决中国足球发展的难点、痛点,是中国足球能否真正得到提升的关键。”谭建湘认为,提升青训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公公正的层层选拔和晋升机制是关键。

回望历史,具备改革因子的广东实际上有过不少先行先试的开拓之举。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与广州市体委签约联办广州足球队,也成为全国第一支与市场“牵手”的足球队。1985年,广东发行第一期六运会体育基金奖券,成为全国首创之举,也成为我国体育彩票的雏形……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就是要重点示范、重点创新。广东如果能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青训输送机制,为中国足球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在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效应,中国足球自然而然就会迎来质变。”谭建湘说。(●南方日报记者朱小龙彭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