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走进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燕洞村、赖满村,面积达3100亩的火龙果生产基地把起伏的山峦连为一片。“我们这个生产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食品谷果蔬智慧化种植示范项目,利用巴马优质生态资源,对接深圳的先进市场、资源、理念,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该基地负责人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十大会议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了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的要求。

年来,广西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今年,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提出要以高水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推动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今年4月29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河池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池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为全区探索践行“两山”理念的可复制可推广有效模式,引领带动广西建设生态文明强区。

《指导意见》包含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河池的殷切期盼,是面向河池全域的顶层设计。河池如何把握机遇落实好《指导意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有哪些困难,如何破解?连日来,记者带着问题,就此展开调查采访。

A发挥优势做绿色发展的“探路者”

为什么选择河池?《指导意见》指出,河池市作为桂西北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但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

“绿色生态是我们最大优势品牌,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钱。”河池市委书记秦春成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围绕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发展战略,建设河池市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是促进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河池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泽说。

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黄勇介绍,河池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32%,居全区前列,年来,水环境质量排全国全区前列、空气质量持续优良、林业碳汇能力强,具有创建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的良好基础条件。

据了解,目前河池已成功创建9个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8个生态示范乡镇和781个生态示范村,占全市行政村的48%。今年1月,河池市获生态环境部批准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目前该市已完成相关方案编制。

根据《指导意见》,河池将围绕产业生态化发展、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消费和生活、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方面开展示范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广西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的河池样板。

秦春成表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河池要从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优势,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组织制度优势,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提供坚强保障。

“紧盯‘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新路子。”秦春成说。

B直面困难用绿色思维解答发展问题

“凤山县委、县政府深刻吸取教训,狠抓整改落实,已经关停了3个采石场,拆除了2个房地产项目,还有1个房地产项目在整改。”10月20日,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上,凤山县副县长莫江鸿汇报了该县绿色转型发展工作情况。

2021年4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了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破坏开采、违规建设问题,暴露出当地对于生态保护和规划约束的意识淡薄和监管不力、协调不足等现状。

凤山的教训从一个侧面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比如,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好,矿产开采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丢荒、“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较为突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广任务重,违法用地用矿形势不容乐观,部分群众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等。

“困难的存在,更说明了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迫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的老路走不通了,只有切实树立绿色发展思想,构建绿色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河池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傅志星说。

保护和发展不是单选题,保护绿水青山才能发展金山银山,在这方面,河池是走过弯路、有过教训的。

河池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曾经由于环保意识薄弱、冶炼企业偷排污水,导致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年来,河池吸取教训,不断加大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使曾经浑浊泛红的红水河变成了长流碧水,两岸的石山区长出了油茶、珍珠李等经济林,拆除网箱养鱼的水域成了风景区和渔家乐,生态的红利源源释放,沿河百姓持续受益。

河池市委党校校务委员蓝小金认为,《指导意见》中提出“产业生态化”,河池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只有形成绿色思维,才能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C破局之道以绿色发展为取舍底线

“生态发展,绿色先行,巴马要做好‘加减法’。比如在生态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上做加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依法取缔环保不达标企业……”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副县长田寒露介绍了该县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绿色转型的做法。

一加一减,一取一舍,简单的数学道理却道出了绿色发展先行“破局”必须遵循的规则:有利于生态绿色发展的,取;不利于生态绿色发展的,舍。

“要用绿色理念重新审视所有的规划和经济活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黎敏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上表示,这也正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让生态优势转化成“真金白银”过程中“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应有的思考。

《指导意见》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河池正以迅速的行动进行分解落实——

日前,在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河池起草完成了《河池市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并决定成立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工作专班。该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河池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实施方案》,推动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此外,该市农业农村局也印发了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实施方案等。

河池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引擎,重点围绕生态工农业、宜居康养、生态旅游、绿色服务和绿色金融等产业,狠抓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指导意见》对河池提出了52个重大项目、投资额达2351.8亿元的支持安排。目前,河池已将52个项目具体细化拓展,共谋划储备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重大项目256个,计划总投资7891亿元。

从指导思想、实施策略到主要目标、建设任务清单,记者拿到的这份A4纸打印的《实施方案》厚达80页,远景目标时间跨度到了2035年。依托先行试验区的建设,从打造“一城三地”及“六新河池”出发,河池将走出一条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实现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振兴发展之路。(本报记者卿要林通讯员覃莉娱韦少团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