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大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力度,出炉多项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圆了“市民梦”。
作为滨海新区的新市民,小李感触颇深:“我被单位推荐参加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还拿到了滨海新区的‘红印户口’,在这里成了家。如今,孩子也能享受政策福利,在滨海新区上学。全家人都高兴得很!干劲更足了!”
10年间,我市完善支持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体系,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天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81.55%增长到2021年的84.88%;并且连续多年组织“春风行动”,促进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对接、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中开发农民工就业岗位。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2021年,外省来津农民工人数较2019年增长4.6%。
进了城、就了业,“住”的问题如何解决?10年来,我市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赋予其和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基本住房保障权利,通过进城落户农民工可申请住房保障、领取租房补贴用于市场租房、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范围等方式,保障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2021年,外省农民工居住在单元房的占比达47.5%,较2015年提高31.8个百分点;居住在集体宿舍的占比17.6%,较2015年提高8.2个百分点,农民工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准确把握民生脉动,顺应百姓美好期待。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我市推进教育医疗资源惠及农民工,让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2021年,外省来津农民工随迁适龄子女入学率达94.5%,其中在公办学校上学比例达81.0%,较2015年提高18.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保障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预防接种服务,完善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将外来农民工纳入服务范围。2020年,外省来津农民工接受过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及传染病防治等健康服务的占52.3%,较2015年提高28.3个百分点。
10年来,我市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建立健全进城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制度,推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果。2021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实现动态清零;外省来津农民工月均收入达5447元,较2015年增加1225元。(本报记者 王睿 制图 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