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笔者走进河池市宜州区叒木天虫蚕业有限公司的智能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现场,只见工人正忙着添桑、消毒、铺网、除沙。

“机械化养蚕相对于传统人工养蚕,主要有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两大优势。机械化养蚕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宜州叒木天虫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慧告诉笔者。

宜州叒木天虫蚕业有限公司现有桑园150多亩,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今年,企业新引进了智能养蚕机,该设备每期可养蚕30张,只需1名技术人员和3—4名工人参与辅助作业,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劳动效率提升5倍以上。该公司还引进了5000组抽屉式移动蚕台,使蚕室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既方便喂养操作,也适合于重复消毒使用。

年来,宜州以蚕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探索“建场—组社—联农”机制,落实蚕茧保护价收购财政补贴、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有力推动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区从栽桑、养蚕、缫丝到丝绸加工以及文化创意和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形成了国内同行业中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茧丝绸产业链。该区现拥有桑园面积38万亩,鲜茧年产量8.18万吨,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连续17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宜州现有茧丝绸加工企业17家、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企业15家,已注册有30多个地方知名商标、品牌,“宜州桑蚕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并荣获首批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黄家俊黄龙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