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十年为期,作为梅州中心城区、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梅县区,在时间的年轮上镌刻下了怎样的印迹?

城区里,梅县外国语学校、粤东医院等“吃住行文卫教”项目拔地而起、从无到有,提质扩容脚步加快;乡野间,客韵乡村各美其美,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在脱贫攻坚路基上筑起乡村振兴大道;厂房内,生产机器高速运转,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等产业逆势突围,百亿产业集群正加快构建。

踔厉奋发十年路,风正扬帆再出发。当前,梅县区正按照中央、省、市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瞄准“三新三城”目标,坚定“六个聚力”路径,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

聚力向实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实体企业发展迅速,为我们返乡人员提供了一片广阔天地。”90后青年王华是白渡嘉元科技园的一名技术员,大学毕业后留在珠三角打拼。几年,看准家乡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机,不少如王华一样的专业技术人才选择回乡发展。

时针拨回2015年,梅县区产业集聚地经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八部门批准设立。该集聚地由城东白渡产业园、畲江现代创业孵化园(梅州综保区与松棚铁路物流基地)、水车生态园三大片区组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电子(铜箔)、健康医疗等产业。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如今,俯瞰梅县区产业集聚带主阵地城东白渡产业园区,以BPW(梅州)车轴为龙头,带动福德金属、庆达实业等11家规上企业联动发展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为代表的8家电子信息(铜箔)产业规上企业集聚,铜箔、覆铜板、电路板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5.0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9.41亿元,年均增长5.4%。

“我们正全力实施梅县工业集聚地提质增效工程,让资源跟着项目走,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向‘打粮食’的项目集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城东白渡产业园区打造成为300亿元产值工业走廊、全国领先的铜箔生产基地和粤东北高端装备智造基地。”梅县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曾辉说。

另一头,广东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综保区已于今年3月28日正式封关运营,为既不沿边又不靠海的梅县区打开了一扇与世界连接的大门。同时,毗邻的梅州国际无水港建设步伐正不断加快。可以预见,在区港联动、海铁联运的带动下,梅县区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梅县区正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强化发展台“硬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加快培育壮大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百亿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力促兴

绘就客都“富春山居图”

“以前提起水美,大家都嫌道远路弯,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前几年,在外务工的90后罗柏迪回到了曾为省定贫困村的家乡——梅南镇水美村,与父亲张罗起红军客栈,种起生态绿茶。尝到“头啖汤”后,期他又联合旅游公司开起了共享厨房窑鸡体验馆,生活越过越红火。

2020年底,梅县区6821户1504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2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

驶入乡村振兴的全新赛道,梅县区紧抓产业振兴,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实施“两园一轴四片区”发展规划,做优畜牧水产、蔬菜、叶等传统产业,做强梅县金柚、梅县绿茶等优势产业,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金柚”品牌价值11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茶叶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十年来,一块块“金字招牌”接连落户,见证着梅县区现代农业的持续提质增效。

既要做强产业,又要扮靓乡村。

十年来,强基础整治、补民生短板“两条腿”走路的方法论始终贯穿梅县区乡村建设工作,全区1386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村庄保洁覆盖面均达到100%,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2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201座。

“规定动作”有声有色,“自选动作”出新出彩。

以推进“1+N”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梅县区立足村庄各自特色,以农耕文化为魂、红色故事为魄、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客家民俗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打造了三宜阴那、富美芦陵、厨乡玉水、陌上故庐侨乡、宋湘故居创乐等67个叫得响、立得住的示范村,让美丽乡村从“盆景”变“全景”,示范带动乡村全域振兴。

今年,梅县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有了全新“舞台”,“叶帅故里·大美梅县”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启动,干群合力、建管并举、内外兼修之下,一幅客都“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开。

聚力为民

建设“三宜”幸福之城

作为梅州中心城区,提质扩容是梅县区民生答卷上的一道必答题。

梅县区文体中心、粤东医院、梅县外国语学校、红星美凯龙梅州商城、天虹购物中心等拔地而起;剑英大道延长线、进城大道、公园南路等主干道建成通车,困扰市民出行20多年的人民南路断头路全线贯通;一批市政道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公共厕所等得到改造提升……

过去十年,从“规划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图”,一批又一批民生项目接连落地,城市提质扩容脚步不断加快,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成为了现实。

交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群众民计民生,抓交通就是抓发展,抓交通就是惠民生。

过去十年,梅县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梅汕高铁、梅高速、东环高速、梅畲快线建成通车;梅龙高铁、东西部快线动工建设;行政村全部通公交,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环境舒服、设备先进,还能在‘家门口’找省里的专家问诊,放心、方便!”谈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梅县区人民医院),患者不约而同给予肯定。

如今粤东医院已晋级“三甲”、入选广东省高水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可谁能想到,十年前该院一度陷入“方便不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力不如三甲医院”的窘境。

“粤东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梅县人民医院,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发展较为缓慢。”粤东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友权介绍,为寻求突破,梅县区按照“三甲”标准重新选址建设了梅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并与中山大学、中山三院签订托管框架协议,将医院全权委托其经营管理,推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粤东医院的蝶变,折射出梅县区推动医疗卫生水稳步提升的坚定步伐:新建、扩建13个镇级卫生院、309家村级卫生站,医联体、中医专科联盟实现乡镇全覆盖,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健全……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在教育方面,梅县区同样是不遗余力。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17570个,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56人以上“大班额”问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梅县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建成一批民生工程,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跃然眼前。

数说发展

十年来,梅县区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最美县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冯森达王雅曾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