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跨越换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四个振兴”,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新飞跃。

肇庆这十年,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产业发展破局起势,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导+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小鹏汽车圆了肇庆人的“汽车梦”,宁德时代成为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全市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5年成效显著。成功实现“四大创建”,城市品质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20位……一张张答卷凝聚了全市上下的努力和汗水。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肇庆正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奋斗岁月

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

办好肇庆的事情,关键在党。

肇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实施两轮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肇庆创新开设“初心堂”,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初心堂”1550多个,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肇庆地处粤桂交界区域,与广西接壤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肇庆在接壤镇村建设了红色“睦邻廊道”,以党建引领两地协同发展,形成“粤桂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肇庆四会市万兴隆翡翠城里,与精美玉器一样亮眼的还有销售台上方“党员示范岗”的牌子。肇庆大力实施“西江党旗红·产业红链”项目,在四会先行先试推进玉器产业链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玉器产业发展。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肇庆疫情防控一线,十几万名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党旗在抗疫最前线高高飘扬。“官不避事、事不避难”“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肇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和标识。

凝心聚力、强基固本。肇庆在乡镇层面将原先的行政机构整合组建为“四个中心”,变一群“小麻雀”为四只“大老鹰”,推动“五指成拳”形成合力。通过组织实施“乡镇一把手能力提升”“乡镇干部周转房管理”等行动,乡镇工作能力水持续提升。

营商环境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不久前,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公布全省2022年市、县(区)标杆政务服务中心评估结果,肇庆3个参评单位全部上榜。

向关键环节挺进,向改革开放要活力。肇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努力推动营商环境走在全省第一方阵。“母亲式服务”“12345热线连心桥”“党政企座谈会”“万企诉求服务台”等成为广大企业家口口相传的“肇庆品牌”,企业家由衷感叹“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此外,肇庆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新型城镇化改革扎实推进,发展活力全面迸发。

深化改革不停顿,开放合作也不止步。肇庆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融珠入湾,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肇庆其实很。”今年9月21日,位于佛肇两地交界的马房特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打通了肇庆东进大道项目“最后一公里”。这将进一步加快佛肇一体化进程,加速两地融入广州都市圈的步伐,加快实现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十年来,肇庆积极对接大湾区快速交通网,内联外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构建,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广佛肇高速全线通车,肇明高速加速推进,西江“黄金水道”肇庆段航运能力提升到5000吨……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建设,肇庆蓄势腾飞即将进入“航空时代”。

除了“硬联通”,还有“软联通”。肇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衔接、产业共建、创新协同、民生合作同样动作频频,成为港澳企业投资兴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

十年磨一剑,十年见新城。肇庆新区“两馆一宫”、砚阳湖公园等城市配套日臻完善,市政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永安大道两侧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谦国际现代产业园拔地而起,喜珍科技园内塔吊林立……如今的肇庆新区,已从一片滩涂鱼塘蝶变为一个美丽新城,一座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岭南文化的现代化新区呼之欲出。

“四个振兴”推动协调发展

乘势而为,其成必大。肇庆全方位参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积极打造广东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节点城市,大力实施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旅游振兴、社会事业振兴“四个振兴”,推动肇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年来,肇庆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不动摇,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主导产业越做越强,特色产业越做越精。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大项目“榕树效应”不断释放。

产业链集聚效应带来了强劲增长动力。十年来,肇庆年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实验室均实现零的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增长12倍,通过“西江人才计划”累计引进博(硕)士2400多人。

作为广东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肇庆还以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为核心,规划建设992方公里产业台,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中、功能集合、产业集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聚区。

“贡柑妹妹”“养虾大户”直接对话书记、市长……在今年8月举行的肇庆市“新农人”座谈会上,肇庆“新农人”纷纷为肇庆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现场洋溢着青春活力和创业激情。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肇庆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农村,以职业化方向培育现代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市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5个,7000亩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园加快建设,预制菜产业抢占发展先机,德庆贡柑、四会兰花卖向全球……

齐心协力结硕果,翘首以盼终圆梦。肇庆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块“金字招牌”,圆满承办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和一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肇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信心和底气。

俯瞰这座千年古城,山湖城江勾勒壮丽天际,一如时光的画笔细细雕刻肇庆若画的容颜。外墙变新了、道路变了、设施完善了,这是端州区老街坊最直观的感受。肇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出新的面貌,为居民创造新的宜居环境,让古端州焕发新活力。

十年以来,肇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过去五年增加义务教育学位7.3万个;高质量建设健康肇庆,过去十年新建(改扩建)医院34家,新增床位数1万张;打通人民北路、桥北路等一批城区“瓶颈路”,群众出行更加畅顺便捷;全力保护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20位,水环境综合指数排全省第一。市民表示:“生活在肇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了!”

赓续奋斗

聚焦“两个定位”加快“六个建设”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当前,广东省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动珠三角核心区打造经济发展主引擎,布局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这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与此同时,肇庆仍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内外双重不衡不协调成为肇庆面临的最突出矛盾,“半珠半山”“半城半乡”仍是肇庆最大的市情。

问题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力之所至,短板就会变成潜力。肇庆聚焦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两个定位”,充分发挥独特的交通、生态环境、土地空间、产业基础等优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六个建设”。

建设产业强市,推动产业发展实力迈上新台阶。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持续推进产业招商落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制造业支撑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建设协调格局,推动区域功能布局实现新优化。坚持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东南板块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的产业格局,西北板块不断增强生态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更加衡协调。

建设生态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增创新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加速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建设更加牢固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

建设文旅名城,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人文、红色、“非遗”等资源,充分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推动旅游业“二次革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康养胜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建设富美肇庆,推动人民生活品质达到新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持续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实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健康肇庆、美丽肇庆,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建设安肇庆法治肇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不断增强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建设更高水安肇庆、法治肇庆。

征程再启,起而行之是唯一的选择。肇庆将以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肇庆新篇章。(●南方日报记者吴帆 通讯员梁爱玲廖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