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英德市委、市政府以“人民所需,奋斗所向”为目标,不断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历史新阶段。

2021年10月,英德市十四届党代会召开,明确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并提出“讲政治、拼经济、惠民生”的发展思路,为英德未来五年发展勾画出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上下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大力实施一产稳市、二产强市、三产兴市发展战略,以营商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以重点民生项目为抓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英德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拼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经济发展“加速跑”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作为清远绿色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英德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这一发展理念,想企业之所想,在利企助企方面始终不遗余力。

位于英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从2020年12月18日动工到试投产,仅用一年半时间。广晟速度的背后,就是英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当初从广州从化搬到英德,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认为英德很多条件可能跟不上,结果没想到比预期好很多。”广晟稀有金属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辉权坦言,从市委、市政府到园区和相关部门都给了企业全方位的支持,包括项目选址、园区准入、土地指标、人才保障等,项目从动工到投产全部走的“绿色通道”。

事实上,年英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英德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市四套班子包干责任制,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主体、一跟到底”推进机制;印发《英德市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试行)》,建立政企互动沟通、告知承诺、政务服务首席代表、“容缺受理”等九大基本工作制度;自然资源等部门积极深化改革,按照“规模、指标、控规、征拆”全流程跟进原则,主动靠前服务;建立项目落地“跑腿”机制,替所有来投资的企业“跑腿”,完成各种审批手续……随着一项项硬核举措的落地,英德吸引了神华国华清远发电工程、英德(东华)万洋众创城产业集聚区项目、奥园(英德)文化旅游城等一大批优质项目陆续落户,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英德市委主要领导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在招商引资方面,英德市委、市政府一方面保持冷静头脑,严守生态红线、效益底线,严格控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在英德境内无序上马;另一方面强力推动水泥、钢铁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化工产业是英德的特色产业,在省认定的26个化工园区中,英德占了3个。针对不少地区谈化工色变,英德市通过加强园区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主体责任意识、规范清理“小散乱”“效益低下”的化工企业等措施,提升了化工园区整体竞争力。

年,随着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英德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该市经济总量始终位居清远前列,2020年更是历史进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县前三名。

惠民生——

一年启动三大重点项目

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

9月1日清晨,英德市第九小学如期开学,800名一至四年级的新生戴着口罩、背着小书包陆续进入新校园。同日,与该校一墙之隔的英德市利民实验幼儿园也正式揭牌。

英德市九小位于市区繁华地段(英德市委市政府办公旧址),是当地群众期盼已久的一所新建小学。建成后,该校可新增小学学位3000个、学前学位450个,有效地缓解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

“原英德市政府搬迁后,旧址位于市中心,初时不少领导主张将其变成开发用地,放出去做房地产,最少可以增加2个亿的财政收入,但我们现在投入2个多亿建学校,相当于投入逾4亿用于民生实事。”英德市委主要领导表示,作为粤北山区县,在房地产开发和建学校的艰难抉择中,英德市委、市政府为回应群众诉求最终决定建学校。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新建九小只是英德市委、市政府坚持“惠民生”的举措之一。针对英德市民反映强烈的市区公办学位紧缺等问题,该市坚持把民生的“痛点”变为工作的“改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每年1亿元的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每两年建设一所公办学校,并积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将市职业技术学校搬迁到东华中学旧址,将原职业技术学校原址改造成为公办中小学,增加1.65万个公办学位,逐步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待。

英德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是英德历届党委政府心血之作,更是百万英德人民日夜翘盼的另一项民心工程。由于政策、投资过大、方案不优等多种因素,该项目历经多年仍未能落地。

新一届英德市委班子把建成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作为重要使命,由市委主要领导扛旗攻坚,先后30次深入工程一线调研,全面摸清项目取水口位置、水库选址、管道线路走向、耕地占用、移民搬迁等实际情况,多次探访英德退休老领导了解项目建设缘由、拜访省林业局等部门了解审批政策,把制约项目建设的根本原因和全局问题找了出来,形成最优方案,使项目仅用6个月实现了设想到动工建设的实质跨越。

今年4月29日,英德市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正式动工。项目建成后,可让30多万群众饮上清甜甘冽的山泉水。

今年6月,国道G358线清远英德市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全长53.336公里。作为连接英德市城区和西部地区的主干道,其建成后将解决困扰周边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对促进英德市扩容提质、统筹城乡、产城融合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推动英德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惠民生。英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绘就出一幅幅幸福英德的美丽画卷。

一线案例

“进了英德门,

就是一家人!”

广东日创电梯有限公司(下称“日创电梯”)已扎根英德十年。对日创电梯董事长呼义俊来说,他赶上了英德高速发展的好时光,也见证了英德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2008年,呼义俊创立日创电梯,并于2013年将公司生产基地落户至清远华侨工业园(现英德高新区)。“英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较好的营商环境,这是我落户在此的原因之一。”经过十年的努力,日创电梯已发展成为清远地区第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和维护为一体的电梯企业。2021年至今,该公司总产值超6700万元。

作为一家高新企业,日创电梯坚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引进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加工中心等现代精密设备,建立起现代化的加工流水线,以技术和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两年,受各种因素影响,房地产的电梯项目订单有所减少,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及时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思路,将主要生产精力放在工业地产的货梯、私人用梯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中,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呼义俊说。

“进了英德门,就是一家人!”呼义俊对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说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当前,企业经营本就不易,要继续研发升级,资金问题常常成为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春节前,因物料设备采购和员工工资福利发放问题,公司资金一度难以周转。当时刚好英德市委统战部组织人员上门走访企业,我反映了企业的困难。英德市委统战部立即为公司与银行牵线搭桥,贷款60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呼义俊“点赞”英德营商环境道。(●南方日报记者焦莹通讯员英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