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清城际列车呼啸而过,让清远市清城区正式跨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而在广清城际北延线的施工现场,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也标志着该项目建设重难点控制工程再次取得突破进展,清城区离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通勤圈”更了。

广清一体化实施十年了,作为清远经济发展“排头兵”、承接全市中心工作任务“主力军”、省市重点项目落户“主战场”和扩容提质“主阵地”,清城区借广清一体化发展东风,在十年里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的更高台阶,清远国家高新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等重大产业台建设提质增效,政务服务改革、网格化管理服务等一大批管当前、利长远的改革举措落地实施,为清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积蓄了巨大潜力。

清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市委“十大行动方案”,锚定打造“一地、两区、三城”的发展目标,为推动清远加快建设“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展现清城担当、体现清城作为。

奋斗岁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请刷身份证,请看摄像头,选择要办理的业务,电子签名,输入手机号码,正在打印,请稍候……”短短3分钟,一张终端打印营业执照就拿到了。利用“市民之窗”,清城区辖区内的经营者可以在网上端口进行智能化申报,资料齐全后由后台进行材料审批,审批完成之后到终端机进行打印。“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签名验证’确认,只跑一趟就能拿到营业执照,真的很方便。”佛山市结合点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负责人陈建新说。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一直是清城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清城区38个部门1707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可网办率、一窗受理率达100%,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79%,与湖南靖州、广州越秀、肇庆广宁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同时,高标准建成4个镇级“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中心,镇级服务事项大幅增加至639项;成为全省首个将省集中式社保系统台延伸至村居的县(市、区)。

针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清城区通过主动对接服务,在全市率先推出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实现在1个工作日内不动产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多证同发。

清城区还创建CSO首席服务官体系,由首席服务官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建立政企联席会议机制,连续三年召开重点企业、重点推进项目联席会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全部落实闭环工作机制,实行“一周一报”,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能耗、基础设施等问题。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厚植了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的沃土。截至今年7月,广清产业园清城园区已累计签约项目268个,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等重大产业台正式运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重点项目、重大园区推动清城经济发展实现能级跨越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峻挑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3—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2016、2019、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500亿、600亿、700亿元大关,2021年达712.3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首位,在全省区县工业百强排行榜位列第28名。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绘就美丽和谐画卷

“最天气炎热,在送餐的时候看到这个‘暖心驿站’,就想进来喝杯水,想不到还有空调房可以纳凉,感觉很暖心。”清城区的外卖小哥林先生说。为了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清城区振南社区打造了专为户外劳动者提供贴心服务的“暖心驿站”,为他们提供可学、可歇脚、可充电、可饮水、可用药、可取暖、可纳凉的“温暖之家”。

“温暖之家”的建立,让清城更有人情味。为了让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清城区用好“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城市注入文明内核。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通报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清远在广东省8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97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中排名第九。

文明软实力的提升,更需要城市扩容提质的硬支撑。目前,清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1.84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12万,成为建市以来首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市、区);省职教城已进驻10所高职院校,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也建成开学,实现清远本科院校零突破;城市功能配套明显改善,广清城轨一期建成通车、北延线加快建设,清远“高接高”、汕湛高速惠清段建成通车,伦洲大桥、洲心大桥相继建成,飞霞山市民公园、南岸公园、清远市体育公园相继建成开园……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立足自身实际,清城区的农村地区各展所长,实现一场场美丽蝶变。

2020年6月,赤狮坑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了保障群众安全,清城区多方筹措资金,重新选址建设新村。经过半年的建设,新建成的23栋46户民居,白墙灰瓦、整齐划一,极具岭南特色。

在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现代智慧农业大棚里绿色无土栽培的果蔬长势茂盛,不远处的精品民宿有序排列,目前已对外营业……立足资源禀赋,新马村大力引进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广清接合片区为广东唯一入选地区。作为中心城区,清城区着力推进新马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此外,东城“三村一居”乡村振兴样板区、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亮点纷呈,累计投入8.6亿元建成1492个美丽乡村,并进一步将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让农村地区实现村容村貌和经济社会双发展。

用心用情关怀民生全力以赴提升福祉

早上7时35分,家住洲心的市民阮先生送孩子去上学:“小朋友就读新城小学,上学大概10分钟的路程,送完小朋友后去上班,十分方便。”2021年9月,清城区新城小学开学,其旁边正是清城区第四幼儿园,该园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

十年来,清城区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新(改、扩)建及接收公办学校45所,新增公办学位61430个;新(改、扩)建及接收公办幼儿园13所,新增公办学位4560个。62所中小学校(园)与广州名校(园)实现深度结对帮扶,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超过80%,创建成为粤北首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除了教育水的不断提升,清城区还不断提升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清城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密做好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和区域协查、闭环转运以及健康服务等工作,突出抓好“两站一码头”和高速路口、服务区等重点区域来(返)清城人员核酸检测,确保重点行业人员、高风险人群定期核酸检测率达到100%,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同时,清城区新(改、扩)建区中医院、东城锦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清城区人民医院新院即将投入使用,区疾控中心、石角镇卫生院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全市首个儿科博士工作室,建立专科联盟9个,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医生、护士数量比2015年分别增长247.13%、83.05%、238.2%。

此外,清城区还持续改善民生,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支出,扎实办好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较2015年分别提高62.88%、72.8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赓续奋斗

锚定“一地、两区、三城”不断提升城市首位度

清城区在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上拥有优越的区位、生态、空间优势,清远市委赋予清城区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承接全市中心工作任务“主力军”、省市重点项目落户“主战场”和扩容提质“主阵地”的重要地位,全力支持清城提升首位度。

立足实际,谋划未来,清城区提出力争202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千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涵养地”,推动入珠融湾进程再上新台阶,确保中心城区首位度和承载力显著提升……要实现这一系列发展目标,清城区提出加快建设“一地、两区、三城”发展定位,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奇迹、铸就新的辉煌。

“一地”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清城区将抢抓“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努力把清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涵养地”、辐射带动“传承地”、旅游休闲“目的地”、高端人才“落脚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6.5%,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和县域开放度。

“两区”是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的“样板区”和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清城区将加快打造一批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力争塑造一批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典范。同时,清城区将继续深化与广州市及广州市越秀区帮扶共建,努力实现与广州等湾区城市市场相通、交通相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

“三城”是指国家级职业教育城、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新城和华南休闲宜居宜游名城。围绕将省职教城打造成为“岭南学苑、山水匠城”的目标,清城区将全力推动省职教城三期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座可容纳25万高素质人口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高品质活力知识城。

同时,清城区将积极参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产业分工,主动承接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携手广州市及广州市越秀区共建“421”现代产业体系。

清城区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推动现有一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片区提档升级,力争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森林覆盖率达到44.41%。

一线案例

用好基层小网格

凝聚治理大能量

“你好,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请提前打开粤康码、行程码,出示葵花码。”“你好,请问您是不是有感冒症状?因为现在暂时管控,我马上安排管控区医疗人员到你家看诊……”在清城区石角镇碧湖社区,网格员钱杰锋引导网格内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处置工作进展,清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从2022年9月20日22时起,对石角镇临时管控区进行调整,碧湖社区属临时管控区。“调整为临时管控区后,要负责网格内居民的物资调配、生活保障。”钱杰锋说,尤其是针对孕妇、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重点关注、用心服务。

网格员是清城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的参与力量。

清城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支撑,以“一中心、一张网”为抓手,创建“三级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自主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云台”,持续探索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2021年,清城区成立“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印发〈清城区基层治理“网格化”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机制,并对全区8个镇(街)、164个村(社区)进行网格重新划分,共划分综合网格1228个,落实“一格一员”标准配置,实行“专职+兼职+专业”网格员相结合模式。

在网格化的基础上,清城区还为每个网格赋能科技力量。

2020年,清城区投入1.6亿元建成粤东西北地区首个社会综合治理云台,目前已整合了10多个职能部门资源,可调用辖区内约1.4万个视频监控设备、60万条标准地址信息,汇集了多图层电子地图、“随手拍”、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热成像感应、无人机监控、数据图片分析比对等功能,“云台”已逐渐成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联通的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格覆盖”。

在“人防+技防”双轮驱动下,清城区在处理综治、城管、环保、三防应急指挥等日常事件或重大突发事件等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清明节期间,在龙塘镇长排岭片区,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循环播放森林防灭火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同时通过无人机实时巡查相关情况。“人工巡查存在死角多、覆盖面小的问题,无人机会显示出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机动灵活。”网格员王飞鹏介绍,通过开展无人机户外语音宣传、高空喊话劝阻、语音宣传引导、精准定位取证等工作,以科技力量弥补人力上的不足。(●黄玉熹李丽珍陈浩)

推荐内容